第266章 亦步亦趋

  此面向敌其实就是定向雷,为了防止士兵们放反了,特意叫这个名字,意思就是写字的这一面,对着敌人,

  田文富稍微解释了一下这个东西,简单来讲,就是火药爆炸后,会向前方扇形区域喷发出几百颗钢珠,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这种钢珠很难造”

  如果钢珠只是当做破片用,要求倒是不高,甚至是铁钉,铁屑都可以,

  但是研究者们需要的是完美圆形的钢珠,用来制造轴承和球磨机,

  俗话说的好,有转动的地方就有轴承,

  一开始张伟明为了迅速出成果,介绍的是滚柱轴承,它的承重能力强,负荷大,

  有了车床,加工滚珠也很简单,

  但是,现在有很多地方其实只需要一个简单的滚珠轴承而已,所以这个研究也提上了日程,

  张伟明不知道在哪儿看到过,造钢珠是用搓的,把这个想法传递给了大家,

  所以现在有了时间,有一组人就在绞尽脑汁,研究搓钢珠的机器,

  他们现在耳濡目染,无论做什么,都想设计一套机器出来,

  明朝这边搞创新,研究各种新东西,建虏那边就没办法,只好跟在屁股后面抄作业,

  上次那几个受伤的明军被当宝贝似的救起,迅速送到了盛京,

  然后就是威逼利诱,但是他们接受过爱国主义教育,宁死不屈,有个还自杀了,

  吓的多尔衮连忙下令,剩下的要好好照顾,一定不能让他们再死了,

  剩下的几个明军过上了好日子,糖衣吃掉,炮弹送走,看書喇

  后来多尔衮没办法,请来范文臣,让他想办法解决,

  范文臣过来一看,嗨,岂有此理,把你们当宝了,你们几个俘虏居然过着不错的小日子!你以为你是洪督师吗?

  洪督师无故躺枪,他现在边缘化的很,

  范文臣当即下令把他们分开关押到牢房,先打三天再说!

  “招还是不招?”

  当杨健看到面前这个汉官威胁,要用一根烧红的贴条,从他的屁股穿到肚子里去时,

  实在忍受不住生死之间的大恐怖,“招了!”

  招了就好,范文臣当即大手一挥,美酒佳肴奉上,还找来两个汉女,给他锤肩敲背,

  杨健心里疾呼,只要有本事,到建虏这边照样混得好!

  然后多尔衮就得到很多有用的情报,

  那些船队是郑芝龙的,明军这次的任务是沿海骚扰,跟他们判断的一样,

  明军这次其实分为两个部队,一个是皇家近卫军,一个是皇家水军陆战队,这一次近卫军其实是陪同陆战队出来历练的,

  看到这个消息,多尔衮不禁皱起了眉头!

  他身为国主,自然知道新设一个军种,必然有相当重要的考虑,

  赶紧询问范文臣,对于这个皇家水军陆战队怎么看?

  范文臣思考了一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看来,以后明军要水陆并举了!

  多尔衮看了看地图,那么长的海岸线,顿时十分头疼!

  难道真的要花大代价建立一支水师?

  郑芝龙的情报也送到了他的面前,以前是个大海寇,后来被招安,但是一直在南方,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

  现在不知怎么的,居然归顺了崇祯,

  没道理啊,崇祯怎么能任用这个大海寇?

  一想到郑芝龙起码有七八百条海船,多尔衮就十分的头疼,

  人家这么多船,将来骚扰的时候,肯定要兵分几路,

  我大清就这么点人马,超前部署机动防御的话,将近一半出去了,那还能打什么仗?

  无可奈何,只能再议!

  至于武器装备方面,那个能上天的大球,杨健只说了个大型孔明灯,范文臣一下子就明白了,

  这个东西不难,我大清也可以做!

  多尔衮终于欣慰了一点,

  至于建虏将领们最关心的火枪火药,杨健作为一个低级士兵,只知道这些都是皇家兵工厂生产的,其他的地方没有,

  但是他还是透露了一个秘密,就是火枪为什么能打的那么准,关键就是枪管里有线,

  线?什么线?

  多尔衮和范文臣大吃一惊,他们也曾看过缴获的火枪,怎么没法发现?

  赶紧找来一支火枪,拆下枪管,对着阳光看,果然看到一圈一圈的,

  但是如果是平放,就根本注意不到这一点,最多只能发现枪口处有两个小缺口,

  这种遂发枪本来就是过渡,随时淘汰,因此只拉了两根膛线,

  妈拉个巴子的,多尔衮爆了粗口,

  他当时是看见了的,还以为是明国的工匠技艺不精,当时内心还有点小窃喜!

  为什么有了这两根线,枪就会打的准?

  扬建说不出原因,只是无意中听长官说过,跟打不死一个道理,

  什么打不死?

  陀螺这个东西,各地的叫法不一样,杨健的长官老家就叫打不死,

  “就是那个用鞭子一直抽,然后在地上转个不停的东西”范文臣解释道,

  冰嘎儿啊!

  了解到这个秘密之后,多尔衮立刻就研究其中的道理,

  看到高速旋转的陀螺始终钉在一个地方,多尔衮陷入了沉思,

  转,一直在转.....

  转了之后,它就不到处跑了,

  恍然大悟,不错,就是要转,这两根线的作用是让子弹转起来,然后子弹就不会到处飞,就会很准!

  “圣上英明!”

  范文臣忠心的献上一句,其实他早就想通了,

  这明人是怎么想到的呢?

  多尔衮管不了那么多,立刻派人研究,怎么在枪管里拉出两根线来!

  范文臣叹了口气,我大清一直这样下去的话,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落后就要挨打!

  这样亦步亦趋,我大清要付出多少惨痛的代价,才能跟上明军的步伐?

  这样下去绝对不行!

  一定要想办法破局,抢占先手!

  想到这里,范文臣上前一步,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