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CC小说网>历史军事>大唐:求求你,当个驸马吧> 第688章 誓与城池共存亡

第688章 誓与城池共存亡

  荒唐。

  简直荒唐。

  段志玄听闻赵牧的话,内心怒意越发旺盛。

  兵勇战场奋勇杀敌自然再好不过,然而乱杀俘虏,过于嗜杀吧。

  呵呵...

  赵牧哼笑两声,毫不介意的说:伯父心有不满,可向陛下上书检举啊,但凡神武军,黑骑有所改变,算我输。再者神武军做事,轮不到外人插手。

  你...

  段志玄愤怒的指向赵牧。

  狂妄。

  太狂妄了。

  一时面生怒意,甩袖离去。

  裴行俭,豫章公主,武珝,巴陵公主,高阳公主听闻赵牧言语,全大吃一惊。不过,联想到赵牧过往事迹,特别是率领黑骑重创铁勒各部,当场释然了。

  少顷,苏定方等打扫战场归来,发觉段志玄怒气立于旁边,抱拳行礼对方爱理不理,苏定方好奇的询问:郡王,国公怎么了?

  无碍。

  赵牧没有道出段志玄盛怒理由,拍着苏定方肩膀说:打得不错,火速包围真都城。

  程名振,梁建方二部已经南下。苏定方汇报。

  好。

  赵牧轻轻点头,向裴行俭下令:即刻派信使南下,告知刘仁轨领兵北上,做出攻打泗沘城之势,去通报水师将领,神武军上岸,水师继续南下逼近泗沘城。

  喏。

  裴行俭领命而去。

  是日。

  程名振,梁建方领兵夺取真都城,是夜三军于城内休整。

  泗沘城。

  报...

  一声紧促洪亮的声音,打破皇宫内的宁静,信使直奔皇宫。

  殿内,百济王扶余义慈,与太子扶余隆,聚集百官议事。晌午,信使从前线传回消息,大量唐军抵达真都城西部,已经气势汹汹向百济军发动袭击。

  临近黄昏。

  扶余隆,与文武百官不约而同抵达义慈书房,紧张兮兮等待前线的战报。

  听见广场上传来的声音时,君臣不约而同望向宫殿外。

  少顷,信使气喘吁吁跑进殿内,单膝跪地汇报:报,王上,百济军大败,唐军夺取真都城。

  噗通...

  扶余义慈欲起身时,双腿颤栗,跌落于王座上。

  大败。

  连真都城都沦陷了。

  岂不是说唐军距离泗沘城近在咫尺,继续行军的话,剑锋直指泗沘城吗?

  今精锐尽没,没有御敌之兵。

  唐军兵临城下时,则是他沦为亡国之君时。

  父王,都城危险。

  太子扶余隆内心忐忑的说。

  唐军行军作战势如破竹,作战速度比预想的更快。

  高句丽援军尚未抵达,唐军马上兵临城下。

  大势已去。

  大势已去啊。

  扶余义慈来回踱步,瞥向文臣武将时,百官目光闪躲,纷纷地头,好似害怕他临时点将,派武将去前线御敌。

  陛下,时不在我,必须在唐军尚未兵临城下,提前逃出泗沘城,不然,等唐军包围城池时,王上插翅难逃。有重臣高声进言。

  父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扶余泰进言,希望王族临时撤出王都,赶紧前往高句丽避难。与高句丽援兵会合,再从长计议,争取领兵夺取失去的城池。

  王上,两权相较取其轻,是该避其锋芒。有将军建议。

  王上,撤吧。

  王上...

  殿内,百济君臣惶惶不可终日,面对赵牧指挥的唐军,再战,百济没有任何胜算啊。

  报...

  扶余义慈考虑对策时,广场内,再度响起信使传信的声音,少顷两名信使跑进殿内。

  报,陛下,刘仁轨领军北上,朝着王城而来。

  报,唐军水师沿江南下,也直逼王城。

  两名信使单膝跪地汇报。

  唰一下。

  扶余义慈君臣吓的面色煞白,兵贵神速,唐军不给他们半点喘息机会啊。

  再做逗留,等唐军兵临城下,他们君臣全沦为俘虏。

  扶余义慈快步坐回王座,目光紧张的扫过百官,最终目光定格在次之扶余泰身上,斩钉截铁下令:今唐军咄咄逼人,国家危难,即日起,我等君臣扼守王都,与王都共存亡。

  扶余隆,你坐镇军营,马上集结城内壮士,诸将新军,朝廷诸位将军从旁协助,不得有误。

  这...

  扶余泰,与朝廷武将大吃一惊。

  义慈平素惜命,唐军势如破竹时,面对百官劝说,非但没有离去,竟然计划与城池共存亡。看書喇

  疑惑之余,扶余泰与几名武将发觉义慈目不转睛盯着他们,好似等待他们答复。

  谨遵父王(王上)安排。

  去吧。

  扶余义慈微微摆手。

  文武百官离去,义慈突然叫道:太子留下。

  一时,百官搞不懂自家王上何意,难道还有什么神秘后招,无可奈何的离去。

  殿内。

  仅剩扶余义慈,扶余隆时。

  父王,您有何吩咐,儿臣愿与城池共存亡。扶余隆表态。

  他作为太子,百济未来继承人,国破家亡之际,纵然内心惊惧,惶恐,忌惮唐军锋芒,但君王选择与城池共存亡,他绝不做临阵脱逃的懦夫。

  你与本王北上,前往高句丽避难,务必保留王室血脉,为他反攻唐军,复兴百济做准备。扶余义慈走下玉阶,来到扶余隆身边低声说。

  啊。

  扶余隆神色惊愕,不可思议的望向自己父王。

  适才百官前,才信誓旦旦说与城池共存亡呢,为何突然选择逃离。

  扶余隆深呼口气,力争让自己保持平静,侧身低声询问:父王,是否通报二弟和百官?

  强敌来犯,君王不顾江山社稷,不顾百官安危弃城而逃,此举影响恶劣啊。

  扶余义慈面色冷凝,低声说:百官离城,等同于人尽皆知,必然使得人心动荡,唐军兵临城下,必然把城池白白拱手让于人,何况带着百官队伍庞大,行动缓慢,焉能逃过唐军骑兵追杀。

  这...

  扶余隆简直不敢相信,他都怀疑自家父王早有弃城而逃的念头。

  犹豫中,扶余义慈拍着他扶余隆肩膀,低声叮咛说:时不我待,赶紧去收拾收拾,傍晚,带上你的妻妾子女,换上便装,你我趁着夜色北上投奔高句丽吧。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