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科举制

  赵牧安排学子做出的曲辕犁,远超过他的预期。

  他相信赵牧制作的印刷工具,肯定更为出类拔萃。

  曲辕犁务农。

  印刷传播文化。

  农业乃国之根本,学子乃国之栋梁,两者同等重要。

  印刷工具成功,必能加快文化推广,为朝廷培养出更多贤才。

  房玄龄目光从曲辕犁上收回,捋着胡须微微点头说:若能提高印刷速度质量,既能整理历朝历代的古籍,朝廷内也能撰写各类书籍,一举两得。

  来时,他听李世民讲述过,粗略的猜出赵牧印刷术的过程,但百闻不如一见,必须亲眼目睹方能做出判断。

  贤侄,你行啊。李道宗打量着赵牧说:行军打仗前制造出马掌,又制作出曲辕犁,还精通印刷,你说说,有你不懂的吗?

  哈哈哈,学无止境,学无止境。赵牧仰首郎笑谦逊的说。

  归途中,李世民君臣议论纷纷。

  一钻进马车内,李世民即刻朗声说:段纶,曲辕犁提高耕地效力,大大节省体力,你身为工部尚书,尽快派官吏前往各道推广,不得有误。

  段纶领命,他也不愿耽搁,毕竟秋耕更能检验此物。

  回到雨亭时,李承乾,李元嘉,李恪等依然吃的津津有味,甚至上手烧烤。

  瞧见李世民等归来,李承乾摸了摸嘴上前道:父皇,您对曲辕犁满意否?

  没错,皇兄也吃惊吧?李元嘉询问。

  李世民坐在石凳上,欣慰的颔首说:此物不凡,更证明赵牧出彩,你等必须悉心听教。

  喏!

  李承乾等抱拳领命。

  这时,赵牧走上来朗声说:快去书院,把你们烧制的模子拿来过来,让你们长长见识。

  先生稍等。

  李承乾狼吞虎咽似的把食物塞进嘴里,支支吾吾向李恪,李泰等挥手,一行人鱼贯而出,匆匆赶往书院。

  与此,赵牧借机叮咛丫鬟把案台收拾干净。

  等待中,赵牧眸光扫过李世民君臣,朗声说:陛下,我有个提议不知当说不当说?

  这小子何时学会与他见外了。

  李世民狠狠剜了眼赵牧厉声呵斥。有利于朝廷,有利于社稷,为何说不得?

  魏征,房玄龄等闻讯,眼睛齐刷刷望向赵牧。

  赵牧常常能提出惊世骇俗,却非常合理的建议,他们好奇赵牧又有什么突发奇想。

  赵牧斩钉截铁说:陛下,我建议效仿前隋,推广科举制,海纳百川,为朝廷选拔吸纳各类贤才。

  科举制起于隋朝。

  唐朝时,科举制快速发展,不管科目很多,而且每年举行。

  此举大大促进文化教育,鼓励寒门子弟入仕,后来设置武举也选拔不少将才。

  他不光计划推广科举制,还计划把科举制扩大化。

  除文举,武举外,添加工科,农业,医学等,若学院坚持十余年,必能培养出各类贤才,大大提高官吏素养,保证各类技艺传承。

  再者随着唐军对外征战,大唐疆域必然飞速暴涨,也算未雨绸缪。

  呃?

  此言出,百官呆若木鸡。

  谁也没想到赵牧突然提出推举科举制。

  若让他成功,俨然成为世家的掘墓人。

  作为江南世家在朝廷的代表,萧禹呵斥说:中书令,此举不妥,历朝历代陆续推行察举制,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诸多优秀人才进入仕途,科举制选拔的人才良莠不齐,再者谁敢保证他们个个品行端正呢。

  一旦科举制推广,必将打破豪门世家垄断官场,垄断文化,寒门崛起,定成为世家的噩梦。

  赵牧知道有官吏反对,却没料到萧禹反抗这么激烈,斩钉截铁说:朝廷选拔官吏理当坚持选贤任能,打破固有的成见,做到英雄不问出处。依阁老所言,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照样选拔各类草包,尸餐素位,仗着家族权势拉帮结派,作威作福。

  萧禹,赵牧针尖对麦芒,雨亭内,气氛瞬间凝结。

  阁老,某觉得赵牧言之有理,朝廷选官是该选贤任能,不问出身。魏征支持赵牧。

  他非世家子。

  再者被视作隐太子残余,依然担任侍中,位居内阁。

  何况朝廷之上,来自隐太子的旧部,河东诸将等,多数非世家子,照样出入朝堂。

  魏征,萧禹。

  这两头倔驴相遇,气氛更凝肃。

  长孙无忌急忙说:阁老,玄成,赵牧仅仅提起,陛下尚未抉择呢,切莫为此吵的面红耳赤。看書喇

  闻声,萧禹,魏征齐齐望向李世民。

  李世民面色古井无波,内心却翻江倒海。

  赵牧提议推广科举制,大大超出他的预料。

  作为皇帝,他也考虑过这个问题。

  尤其赵牧求雨归来,带回卢氏子弟,得知河北世家与高句丽往来,他越发下定决心扼制世家的力量。

  然而,前隋灭亡,诸多缘由中,与杨广强行推行科举制,试图消弱关陇集团垄断仕途的局面,重用虞世基、裴蕴等江南集团官吏,最终导致失去关陇集团武将的支持,起义爆发时,朝廷平叛将领懈怠。

  最终江山易主。

  前车之鉴,历历在目。

  推广科举制,他仍然有些投鼠忌器。

  怎奈赵牧提出来,又不得不重视,好奇的询问:你有什么想法?

  萧禹,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官吏,目光从李世民身上,转向赵牧身上,等着赵牧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特别是萧禹,若赵牧没有合理缘由,他选择抗争到底。

  咳咳...

  赵牧抱拳轻咳两声,铿锵有力的说:陛下,我提议推广科举制,绝非为自己着想,也懒的拉帮结派。我推崇文人治国,武将安邦,术业专攻。建议武举,农科,工科,医术纳入科举制内,保证朝廷有源源不断人才。

  目前朝廷官吏欠缺,何况扩疆后呢?

  这个...

  李世民尚未考虑扩疆的问题,毕竟旱情,盛宴忙得不可开交,他分身乏术啊。

  不过,赵牧所言皆为事实,玄武门之变诸多隐太子一派的官吏惨遭铲除,贬嫡,数月前,太上皇下台又有数十名官吏被贬嫡,说起来,朝廷的确欠缺人才。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