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CC小说网>历史军事>大唐:求求你,当个驸马吧> 第443章 古来征战几人回

第443章 古来征战几人回

  长安。

  月中,早朝。

  殿内,百官聚集,各部官吏汇报政务。

  最终兵部尚书侯君集抱着朝笏出列,朗声道:陛下,楚国公赵牧飞鸽传书,请求班师回朝。

  闻声,李世民询问:夷男派兵闯进北地,赵牧是否知晓?

  侯君集颔首汇报:禀陛下,楚国公信内汇报,于青山一线,全歼薛延陀部三万骑兵,帐下夷男之子大度设头颅。

  他就喜欢赵牧这股狠劲,犯境者,杀之,灭之。

  大捷?

  杀夷男之子?

  李世民闻讯面色狐疑,觉得难以置信。

  他为赵牧担心呢,孰料赵牧狂杀。

  捋着胡须称赞:不错,不错。

  斩薛延陀部劲旅,杀大度设,也算杀鸡儆猴,震慑夷男。

  朝堂官吏,除房玄龄几人外,其他面色错愕,诧异。

  薛延陀部犯边,为何闻所未闻。

  关键位于奚族牙帐,竟提前料到薛延陀部犯边,一举将其歼灭。

  此等神机妙算,诸将由衷钦佩。

  一时,武将即刻喧闹起来,李道宗挺身走出队列,抱着朝笏道:陛下,夷男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臣建议领兵伐之。

  没错,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夷男不可信,必须灭之。程咬金走到大殿中央进言。

  李孝恭紧随其后,主动请缨说:末将请战,率军征之,带夷男首级回长安。

  柴绍,张亮等纷纷出列请战。

  李靖,赵牧领兵陆续大捷,灭国灭族,尽显英雄气概。

  他们留守长安,闲暇无事,既然夷男挑衅,愿领兵征讨,建功立业。

  李世民观之,满意的点头。

  诸将善战,好战,愿领兵开疆辟土,此乃朝廷之幸事。

  不过接连征战,耗费人力物力财力。

  不能过于穷兵黩武,以免民声沸腾,怨声载道。

  直接道出自己的想法:夷男,鼠辈尔,不足为虑,近来连续外战,各军休要休整,作战之事,暂且搁置,容夷男多活几年。

  休战。

  诸将神色颇为郁闷。

  理当教训夷男,告诉他什么叫天子之怒。

  旁边,萧瑀渐渐回神,面孔惧意未退。

  三万。

  悄无声息中,赵牧领军抵达定襄城,斩敌三万,诛杀大度设。

  以前兵部没有传出半点消息啊。

  关键三万敌军尽灭。

  这超乎寻常,不符合常理。

  此举必是赵牧纵容神武军乱杀无辜。

  旋即,萧瑀挺身而出,抱着朝笏进言:陛下,楚国公善战,功勋卓著,但大度设带三万精骑犯边,楚国公领军全灭,不免有滥杀无辜的嫌疑。

  此举严重损害朝廷声望,影响陛下贤明,有失德行,臣以为必须详查。

  没错,不光青山之战,北征几场战争楚国公斩杀过多,必有无辜者。李纲进言。

  前年北伐。

  诸将皆有升迁,独独苏定方官职不动,皆因苏定方纵兵抢夺。

  相较于苏定方纵兵抢夺,赵牧滥杀无辜罪行更重。

  李世民龙颜大悦,突闻萧瑀,李纲进言,顷刻间面孔笑容凝固。

  赵牧尚未班师回朝呢。

  萧瑀,李纲进言处置赵牧,与赵牧有多大的深仇大恨啊。

  若他直接追究,等于自毁长城。

  侯君集,李孝恭等侧首诧异的望向萧瑀,李纲,他们有毛病吧。

  战场作战,不是你死便是我亡。

  赵牧作为统帅,必率先确保三军安危。

  悲天悯人,还是敌人,萧瑀,李纲计划做什么?

  陛下,赵牧向来以歼灭战为主,以斩杀敌军有生力量为目标,也许纵容兵勇,但乃作战所需。侯君集直接说:若萧阁老觉得不妥,不妨举家迁移边塞。

  未见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也不瞧瞧古来征战几人回。

  是啊,赵牧尚未班师回朝,阁老吹毛求疵找毛病,有意挑起君臣不和吗?李道宗质问。

  毕竟,赵牧连连建功,夺取北疆。

  此时,他麾下近十万兵勇呢,尚未班师回朝,朝廷先定罪,若消息传到赵牧耳中,直接惹恼赵牧,临时选择在北面起兵,依照赵牧的能耐,轻松夺取幽州,制霸河北不成问题。

  先有官吏举报李靖谋反,萧阁老你们再声称赵牧滥杀无辜,你们到底要干什么,欲让陛下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儿吗?李孝恭询问。

  长安,还有五万神武军呢。

  惹怒赵牧,长安率先发生变故,何况赵牧乐善好施,百姓中受他恩惠的人不少。

  诬陷赵牧,追究赵牧责任,若非愚蠢,便是心坏,李孝恭觉得萧瑀,李纲又蠢又坏。

  李世民微微颔首,没有理会萧瑀,李纲,当场说:侯君集,即刻飞鸽传书,允许赵牧班师回朝。命尉迟恭派兵驻守奚族,契丹。

  说话间,李世民盯着李承乾道:高明,你去函谷关迎接赵牧。

  喏!

  侯君集,李承乾领命。

  萧瑀见状,欲进言劝说,李世民起身厉声说:等于赵牧班师回朝。

  陛下,夷男派使团前来长安请罪,目前抵达定襄城,张宝相飞鸽传书送回消息,询问是否放对方入关?礼部尚书豆卢宽出列汇报。

  请罪?

  李世民轻声嘀咕。

  夷男。

  这么没骨气吗?

  兵败不久,大唐尚未出兵讨伐,他首先怂了。

  朝堂诸将闻之气恼。

  袭杀赵牧,挑衅大唐,单单赔罪也想糊弄过去。

  顿时,诸将再度出列请战,欲狠狠教训夷男,让他尝尝大唐的天威。

  李世民挺身站在玉阶上,犹豫片刻说:允许使臣来长安,但事情没这么容易结束,必须设法钳制薛延陀部,免得尾大难除。

  喏!

  豆卢宽躬身领命。

  李世民没有久留,当场离去。

  百官陆续走出宫殿,李纲靠近萧瑀低声说:阁老,赵牧领军凯旋,陛下定然大肆封赏,届时,也是尾大难除。

  回吧,回吧。

  萧瑀惆怅的叹口气,微微摆手说。

  皇帝信赖赵牧,而赵牧善谋善断,温良恭俭,难以抓住他把柄。

  铲除赵牧,犹似蚍蜉撼树,谈何容易。

  等。

  他们必须蛰伏起来,等待大好时机,一举扳倒赵牧。

  李纲默然点头。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