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侯君集

  七月。

  炎炎夏日。

  侯君集领军风尘仆仆班师回朝。

  像往常诸将班师回朝一样,李世民特意举行盛大仪式,带领百官前去迎接。

  牵着侯君集坐上龙撵进宫,一时侯君集声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当日,李世民在皇宫内设宴,隆重宴请侯君集等西征将士。

  侯君集灭高昌国是李靖,赵牧灭突厥,李靖,李道宗灭突厥,赵牧灭奚族,契丹,薛延陀部之后,大唐对外作战取得的又一次胜利。

  占领高昌,唐军于西域站稳脚跟,象征与军事意义非凡。

  宴席结束李世民特意召集赵牧,李靖,李绩,李道宗确定下东征时间,计划八月初御驾亲征。

  东征...

  赵牧鼎力支持。

  然而,事情违背了赵牧的预料。

  次日。

  赵牧抵达兵部,没有处理几分奏折呢,小太监传达皇帝诏令,命赵牧进宫议事。

  抵达书房时,李靖,李绩,李道宗,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长孙无忌等早早抵达,李世民立于龙案旁,面色冷酷铁青。

  见状,赵牧微微蹙眉。

  昨日定下东征事宜,皇帝龙颜大悦,好端端的,为何突然面色暴怒,召集朝廷重臣进宫呢。

  赵牧靠近李道宗,低声询问:伯父,怎么回事,百官阻止陛下御驾亲征吗?

  李道宗紧张的望了眼李世民,靠近赵牧低声说:清晨,西征将领中,有人秘密上书控诉侯君集?

  候将军,他怎么了?赵牧追问,难道侯君集随意处置俘虏,占领高昌国财富吗?

  李道宗低声说:侯君集灭高昌,未奏请陛下的情况私自发配没有罪的人,又私自把高昌国宝物据为己有。手下将士们知道后也开始盗取金银珠宝,他害怕自己做的丑事被揭发,于是不敢治将士们的罪。

  嚯。

  纵然赵牧已有准备,听闻李道宗所言,依然面色吃惊。

  历史轨迹,没有因他而改变。

  唐军军纪严明,对涉事者严惩不贷,皇帝纵容他,不代表纵容诸将。

  侯君集独断纲常,特别是纵容兵勇抢劫财物,分明知法犯法啊,他麾下的神武军也不敢这么做。

  窃窃私语中,李世民厉声怒喝:这个混账东西,把朕的颜面都丢光了。

  侯君集乃他的宠臣,对于侯君集寄予厚望,担任左右卫大将军,担任兵部尚书,他把侯君集视作嫡系。

  怎料连飞扬跋扈的赵牧都懂得限制神武军,侯君集私自掠财,更纵容兵勇掠夺财物,唐军是土匪吗?

  陛下,稍安勿躁。百官静默,长孙无忌出声说:到底怎么回事,理当查清楚。

  哼。

  李世民气恼的坐于龙椅怒哼,若没查清楚怎能龙颜大怒,怎能聚集诸将百官进宫。收到书信,即刻派李道宗前往军营查探,获得大量证据,未奏请朝堂,私下发配无罪之人,单单此罪足以让侯君集下狱,削去官爵贬为庶人。生气的喝道:朕查清楚了,证据铁证如山。

  呃...

  长孙无忌劝和碰了钉子,尴尬的不知该说什么。

  发觉李世民正在气头上,不敢再为侯君集做出头鸟,免得自己惨遭牵连。

  书房静默,李世民厉声询问:道宗,你兼任刑部尚书,你来说说该怎么处理?

  李道宗抿了抿嘴,不知该怎样回答,他清楚皇帝性格,做事向来刚正不阿,今出言询问分明舍不得惩治侯君集,不由得望向旁边的赵牧。

  赵牧观之,飞速低头。内心嘀咕道看我干啥,皇帝问你没问我。

  毕竟,事情棘手。

  李道宗发觉赵牧避而不谈,斩钉截铁的说:陛下,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军中也有军规,该遵照军规处理,越俎代庖,霸占财物,纵容兵勇抢劫,首先该收押入狱。

  是吗?

  李世民询问。

  侯君集出身于上谷侯氏,他是秦王时即跟随他征战四方,屡立战功,拜秦王府车骑将军。武德九年,积极策划并参与玄武门之变。他即位后,拜左卫将军,封潞国公,迁右卫大将军。

  又拜兵部尚书,参与朝政,跟随卫国公李靖学习兵法,参与灭亡东突厥等,功勋卓著。

  他的嫡系,用起来顺手。

  该怎样处置侯君集,他有点犹豫不决。

  听闻下狱,更有些不忍。

  踌躇中,李世民盯着赵牧询问:赵牧,你身为兵部尚书,掌管选用武官,对军队武官考核任免,你来说说,该怎么处理?

  啊!

  赵牧惊叫了声。

  他是兵部尚书不假啊,然而兵部仅为军事行政部门,既不负责战时的行军打仗,也不负责国家重要军事决策。虽说负责对军队武官的考核任免,但关键负责军事基础设施建设、武器装备的储藏供给等。

  侯君集位高权重,领军凯旋。

  加之,他们私交不错,问他怎样处理侯君集于理不合啊。

  啊,什么?李世民面色冷酷说:别忘了,你还是中书令呢?

  呼。

  赵牧暗暗呼口气,瞥向李道宗,李道宗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甩头瞥向旁边,靠。赵牧白了眼对方,抱拳说:陛下,是该以军法处置,不然朝堂法令形同虚设。

  李世民闻之,面色越发阴沉,他本希望赵牧劝说,给侯君集个台阶下呢,怎料赵牧也支持严惩不贷,这货怎么就没有半点眼色呢。

  你确定吗?看書喇

  这....?

  至此赵牧瞬间清楚李世民何意,依然没有改变主意,斩钉截铁说:确定,非常确定?

  好。

  很好。

  李世民微微点头,话里有话啊。

  懒得搭理赵牧,李道宗两个不识趣,看着李靖询问:靖兄,你的意见呢?

  李靖老成持重,北伐,西征归来,皆遭人诬陷,经历过类似侯君集的遭遇,可谓同病相怜,也许李靖懂得他的心思。

  然而,李靖没有直接回答,淡淡的说:陛下,臣想到一人。

  嗯?

  李世民表情疑惑,追问说:何人?

  李靖朗声道:王傅苏定方。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