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不凑热闹

  过了会,刘丽丽终是抑制不住,低声呜呜啜泣起来。

  徐运良在后视镜看到这一幕,心中触动。

  这个可怜的丫头唉。

  比他还可怜呢。

  他只是经历了一场不幸福的婚姻,但他与前妻的相识是始于两情相悦的美好,还有一个聪明可爱的儿子相伴。

  而这个瘦弱的女孩,因为下乡插队改变了人生命运,前半生的幸福被毁于此,以后……

  徐运良心里轻轻叹了口气,温声安慰道:

  “刘丽丽同志,你以后的人生会越来越好的,把这里忘记,往前看。”

  “嗯。”

  刘丽丽从衣兜里掏出手绢,擦去脸上的泪痕,目光坚定地看向道路前方。

  吉普车已将田岭村远远甩在身后,载着她翻山越岭,去未知的远方。

  不过,她知道市里有直达京市的火车,那里离家更近一步。

  将来还有和父母,哥哥们团聚的期望。

  ***

  听到广播内容,徐钧兴奋道,“微微姐,我们去看看吧。”

  他有些好奇农村人怎么批坏蛋的,也想亲眼目睹张贵生的下场。

  “我们不能去。”沈之微断然拒绝。

  江奶奶和顾玄同、陆维鸿也出声道,“这种场面,你们不要去看。”

  他们经历过不少风雨,知道这种场面血腥,而且不能沾腥。

  要是被别人误会是他们指使的,会惹祸上身。

  这年头,再大的官都容易被风言风语吹倒。

  这是他们来村里一直保持低调的原因。

  也是沈之微昨晚不让他们帮忙出头的原因。

  徐钧从长辈们凝重的神色中觉察出深意,便也安分下来。

  江老太太领着两个老战友去沈之微的自留地里锄草。

  像农民一样勤劳肯干的干部,能与群众打成一片,是最受老百姓拥护的。

  沈之微和徐钧在院子里练习拳法,直等听到出工的钟声响起,两人才去学校。

  路上,徐钧好奇问,“微微姐,你真的不想去城里生活?”

  “想,过些时候再去吧。”沈之微转而问他,“你今天为什么不和爸爸一起回市里啊?”

  “不想那么快回去,那里很无聊的。”

  徐钧踢着路边的小石头,心事重重。

  沈之微笑问,“我猜,你的朋友不多吧?”

  “咦,你怎么知道?”徐钧有些讶异。

  “因为……”因为沈之微穿越前也是一个这样的人。

  父母早逝,不想听别的同学谈论父母的话题,即使有教授爷爷奶奶的宠爱,衣食丰足,内心里还是有点敏感。

  “我以前也没有什么朋友,我也是独生女。”

  这话,沈之微是借着原主的身份说的。

  “那,你父母没离婚吧?”徐钧逮着关键点问。

  “那倒是没有,不过我小时也经常一个人,他们工作忙,没什么空管我。”

  原主沈之微的父母是外交官,她外祖父一家是华侨。

  所以后来她父亲因故被连累。

  下乡一年后就中断了邮件来往。

  那个长县的大塬村离这里很远,即使要外出探望也不好开证明,而且现在交通不便利,去一趟不容易。

  沈之微想着要是过年时能向江家借车去看一趟就好了。

  “哦,那你的童年会不会孤单啊?”徐钧好奇问。

  沈之微笑着说,“会哦,不过我把精力都投入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所以,不是很在意孤单独处。看書喇

  我现在还要感谢以前有好好学习医术,有了一技之长,不然我下乡插队,日子会和刘丽丽一样惨。”

  “嗯,微微姐,你在我心中,是最优秀的女生。”徐钧由衷称赞道。

  “所以,你也要把少年时光珍惜,投入学习中,将来储备了足够多的知识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沈之微循循善诱说着。

  徐钧这会才读初中,等他上高中时就恢复高考了,要是能考上不错的大学也是前途广阔的。

  这个年代考上大学就是平步青云,不但读书每个月有补助,毕业还包安排工作,还是干部身份,地位很高,受人尊敬。

  所以,即使沈之微空间有亿万物资,她还是想通过读大学拥有一张时代通行证。

  不过,考大学凭的是真实才学,恢复高考后的那几年只有百分之五的录取率。

  没有扎实的基础可不行。

  沈之微是穿越过来的,她以前可没做过这这个年代的高考题。

  谁也不敢保证一考必中,那么低的录取率,很多人是没有机会考上的。

  所以,争取被推荐上工农兵大学也是多种准备。

  这徐钧毕竟是徐运良的儿子,又这么正直仗义,交个朋友,说不定以后也能互帮互助。

  在集体时代生活,攒点人脉还是必须的。

  “嗯,等暑假结束后,我一定用心学习。”徐钧下决心似地说道。

  “等以后回市里,有空帮我去看望刘丽丽,你也可以把她当朋友的。”

  刘丽丽就是柔弱了些,人品还是牢靠的。

  “会的,你放心,相比丽丽姐,我好像觉得自己很幸福了。”

  “当然,你很幸福啊,你看这村里的孩子,有的不但家境贫困,还是孤儿,还要参加生产劳动,相比之下,你可是生活在蜜罐里呢。”

  两人说着话已经快走到学校。

  早到的孩子们正三五成群地在教室外聊天、玩耍。

  “是的,我很幸福啊。”

  徐钧看着这一群比自己年幼的贫困农村孩子,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