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一封来信

  沈之微和徐钧回到知青院,江奶奶便吩咐她洗手吃饭。

  “饭菜都做好了,就等你们回来开饭哩。”

  午饭也是两个警卫员做的,虽然厨艺一般,大家心情愉快,吃得很香。

  徐钧把自己在学校里教孩子们做早操的事说了,得到了爷爷奶奶们的夸赞,美滋滋的。

  吃完午饭,两个警卫员也抢着洗碗收餐桌,江奶奶带着两个老头去喂猪和鸡鸭。

  沈之微乐得轻松。

  陆爷爷和顾爷爷要在这治疗一个月,意味着这一个月的饭菜和农活都有人承包了,她只要专心教书就好。

  至于一个月后的生活,到时候她一个人住,吃空间里的食物,饭都不用做了,更是悠哉呢。

  沈之微想着建学校厕所和洗手池的事,回宿舍画图纸。

  才画到一半,院门口传来一阵自行车按铃声响。

  “沈知青在家吗?”

  “在。”

  沈之微闻声出去,看到了久违的邮递员。

  整个公社就两个快递员在送信件,每个村三五天才能来一趟。

  “沈知青,这里有你的一封信还有一张汇款单,请收好。”

  “哎,好的,谢谢。”

  邮递员交完信件就走了。

  沈之微拿起这封信一看,是从京市寄来的,寄件人是孙坚,汇款单金额是三百元。

  呵,这家伙报恩的方式很直接啊,三百元,好大一笔钱呢,估计是家里一起凑的吧。

  沈之微回到宿舍,拆开信件一看,里面两张信纸,还夹着几张全国通用粮票,总共有五十斤的粮票证。

  这孙坚是言出必行,懂得感恩的。br>
  【沈之微同学:

  展信佳,我回到京市上班已经半个月了,目前已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回到父母身边,重温家庭的温馨幸福,抚慰了我在田岭村那段不愉快的知青岁月。

  我很少担心你和刘丽丽在田岭村的生活,希望你们也能早日脱离山区,回到城市中来。

  我在工作之余,抽时间咨询过

  各单位和国营工厂的招工情况,目前很多岗位仍然是饱和状态,不过有一家面粉厂可以接收你和刘丽丽这样的下乡女知青,只是要先当三个月临时工,以后见机转正。

  如果你有兴趣,我让面粉厂给你们发工作调函。

  另外,我要提醒你们,即使不着急回城也不要轻易结婚,现在城里安排知青回城就业,都不能收已在农村结婚的知青,许多知青为了回城都想办法离婚了。

  没法在城里给农村的妻子或丈夫安排工作,解决不了居民户口,就没办法在城市生活。

  像张胜利他们这样在农村结婚,目前几乎没有机会通过招工回城……”

  沈之微看完这封信,心情很是沉重。

  原则上,知青返城,哪里来回哪里安排就业,现在这些规定,意味着目前在田岭村结婚的知青队友,有的人估计要当一辈子农民了。看書喇

  只能等上四年恢复高考,考上大学后,户口才能迁移回城市。

  考大学的录取率那么低,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考上。

  就算是考上大学,读书期间也没办法把妻儿带入城市。

  毕业工作后,要在城市解决丈夫或妻子的工作也非常难。

  所以,这些知青队友,要不和乡下的丈夫、妻子离婚自奔前程或者是在农村等经济自由时从商才能改变当一辈子农民的命运。

  哎,真是令人唏嘘。

  沈之微正在给孙坚回信时,突然又听到院子里来了外人,高声喊她名字。

  “沈老师,你在家吗?”

  听着是黄婶的声音。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