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CC小说网>历史军事>一寸山河一寸血> 第八百四十七章 兵不血刃

第八百四十七章 兵不血刃

  孟建清楚,这偃师城中必然有不少曹操的心腹,至于荀攸手下的探子,那更不必说。不过他却没什么可担心的,八百郡县兵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几个人又能成了什么事?

  至于说投降之后,唯一对不起的就是诸葛亮吧,毕竟这个偃师县令还是他提拔的。

  “孔明,为了为兄心中的抱负,这一次,对不住了。”

  心中默默念叨一句,孟建毅然决然地出了城。

  张扬在看到孟建和偃师城大开的城门之时,愣住了。

  他本以为,在偃师城下,哪怕不是什么恶战,也绝对会有一场大战,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偃师城竟然得来的这么轻松。

  当然,事情的经过也并非一帆风顺,在张扬准备进城的时候,偃师城中的一些世家和荀攸手下的探子达成了一致,试图夺下城门,将孟建和张扬关在城外。

  可孟建毕竟不是什么白痴,他虽然自称不通军事,但这是相对而言,这个时代的文士,大多文武双全,如荀彧、田丰、沮授、诸葛亮、司马懿等人,治理内政是一把好手,但带兵打仗同样没人敢小看他们。

  八百郡县兵被孟建收拾的服服帖帖,一些世家的家兵怎么可能是正规军的对手?早在那些家兵刚刚冒头的时候,便被郡县兵轻松消灭。

  至于为祸的世家,既然已经选择了出兵对抗,难不成张扬还会留着他们不成?

  张扬在进入偃师之后,先是下令将士维持治安,安抚百姓的情绪,又在孟建的陪同之下,视察了偃师城的情况。

  站在偃师城头向下望去,当年那场大水的痕迹还依稀可见,那场大战张扬并没有亲身参与,但从破残的城墙,发霉的墙砖上,也能猜测得到那战的惨烈。

  最重要的是,城门的旁边还有一个大洞,别说孟建主动投降,哪怕他不投降,张扬也敢断言,这座城池,甚至耽搁不了他一刻钟的时间便会被攻破。

  孟建苦笑道:“大王,偃师的情况不好...很不好。虽然那战已经过去了不少年,但之前几年,京兆荒无人烟,之后,曹丞相和孔明一直致力于屯田和迁徙百姓,之间还和大王战过一场。偃师这个地方,说实话,在之前根本不甚重要,也就没人下心思修缮城池。臣担任偃师县令不过半年的时间,一应物资还要优先供应函谷关和洛阳城,实在是无力修复城墙。”

  张扬眉头一皱,他预料到了偃师的情况不会好,但万万没有想到,这么多年过去,甚至连城墙都没有修缮完毕。

  这等城墙,如何抵挡即将到来的大战,而且还是曹军拼命的反扑?

  至少以张扬的眼光来看,这城墙,有和没有基本上区别不多,至于说成为抵挡曹军的屏障...更是一个笑话!

  如今拿下这偃师,反而成了麻烦,丢,自然舍不得丢,可守,凭什么来守?

  只能希望刘伯温安排的大军能尽快接替张辽,然后他再率军尽快赶来,否则的话,张扬恐怕也只有逃走这一条路。

  不过张扬还是敏锐地察觉到了孟建对诸葛亮的称呼,按理来说,孟建一个县令,根本不可能直呼诸葛亮的字,可他不但叫了,而且还十分的自然,这绝对不是说故意摆谱,提高自己的身价,而是长年累月这么称呼形成的自然。

  “公威和诸葛孔明十分熟稔?”

  孟建苦笑一声,道:“当年曾一同在水镜先生堂下求学,算是多年好友,只是这境遇...”

  诸葛亮的同窗?

  张扬仔细回忆了一下,不过想来想去也没在脑海中找到孟建的名字,便问道:“石涛,你可识得?”

  孟建点头道:“广元、元直、孔明和臣当年一同求学,哦,元直便是如今孙策的军师,徐庶。”

  诸葛四友?

  哪怕张扬再迟钝,此刻也反应了过来,不过他有些狐疑,诸葛亮的本事不必说,徐庶也是难得一见的帅才,石涛至少是刺史、州牧之才,这孟建怎得如此凄惨?

  “系统,给我检测一下孟建的属性。”

  “孟建,统率81,武力64,智力86,内政85。”

  谈不上惊天动地,但和石涛一般,至少是个州牧、刺史级别的人才,这种人,怎么才是个县令,曹操麾下的人才已经奢侈到这种地步了吗?

  “公威,不是孤...怎得才是个县令?”

  孟建也没觉得不好意思,苦笑道:“大王有所不知,臣乃是寒门出身。”

  得,又是该死的家世,而且张扬也算是明白过来了,当初石涛跑到西域去,绝对不是自己的威望有多么出众,恐怕是他早已得知了孟建的遭遇,所以不想来曹操或者袁绍麾下,这才跑到西域去碰碰运气吧。

  “公威无需担心,孤之麾下却不以家世看人,伯温、鹏举、平仲等人都是寒门出身,甚至仲荣不过一介商贾,亦能得居高位。孤只看才华,不问其他。”

  若非如此,我又怎会投降于你?

  心中虽然这么想,但孟建却清楚,张扬能以晋王之尊给自己解释这么一句,已经算是绝对的看重,至于以后具体如何,那还要看自己的表现,若是自己还不争气的话,那可就怪不得别人了。

  “臣,多谢大王看重。”

  张扬点点头,他如今的心情算不上好,否则的话,肯定会去勉励孟建几句,让此人彻底归心,可忧心战事,哪顾得上这些。

  “公威以为,若是曹孟德派人来攻打偃师,孤可能守住此城?”

  孟建摇摇头,道:“不太可能,臣刚才略微看了一眼大王的大军,精锐非常不假,但人数太少,不过三四千众,哪怕加上臣的郡县兵,也不够四千之数。若是偃师城完好无损,那还可以尝试死守等待援军,可...”

  “如今虽然天寒地冻,但远没有达到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否则倒是可以效仿一下当年大王在泥阳和舍拉山口铸造的冰城。只是如今的情况...还请大王早做打算,以臣推断,最早明日清晨,最晚明日夜间,曹军必然抵达,而且人数一定不会少。”

  这个答案,和张扬的推断一样,他询问孟建不过是带着一丝希望,如今这丝希望也随之破灭。

  凭借曹操的果断,孟建推断的时间应该差不多,可哪怕刘伯温同样在第一时间安排,从陆浑关赶到伊阙关,张辽再率军赶来的话,最早也得明天晚上才能赶到。

  时间相差不多,最多不过半个白天,数个时辰,可看看这残破的城墙,自己率领着不到四千人马能挡住数个时辰的时间吗?

  就在此时,一名晋军斥候大步狂奔上城墙,大声道:“大王,大事不好!”

  张扬眉头一皱,不悦道:“何事惊慌?”

  “启禀大王,偃师城外向北五十余里处发现曹军的踪迹,人数大约在两万上下,中军大旗为一个杨字,应当是弘农杨家子,杨坚,另外还有一面鲍字旗,应当是从新城逃走的鲍勋。根据曹军的速度估算,最迟傍晚时分,曹军一定会抵达偃师城下!”

  鲍勋倒还罢了,废物一个,杨坚...张扬可不敢小看隋文帝,虽说原来历史上杨坚是抢了自家外孙的皇位,但能够结束五胡乱华来的乱象,一统中原,这隋文帝便肯定不是什么废物。

  孟建顿时也有些惊了,有些不敢置信道:“怎么会这么快?”

  四千对两万,四倍于几的敌人,以偃师目前的情况,如何守?更别说虎牢关方向同样可能派出大军,这...

  “大王,要不由臣来动员全城百姓,抓紧时间修缮城墙?”

  动员,不过是说得好听一点,说的难听一些,就是逼迫,孟建这是要把骂名担在自己的身上,不牵连张扬。看書喇

  不过张扬却摇了摇头,道:“偃师有多少百姓,两万还是三万?刨除那些老弱妇孺,青壮能有多少?从现在到傍晚,最多两三个时辰,可能将城墙修缮完成?”

  三个让人绝望的问题,孟建长叹一声,顿时没了办法,默然无语。

  张扬同样感觉十分难受,这么一座不设防的空城...等等,空城?

  张扬顿时灵机一动,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既然没有办法,或许那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可以一试?反正他的麾下都是骑兵,若是实在不成,想逃的话,有裴元庆这个大杀器在,张扬可不觉得有人能拦下他们。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