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CC小说网>历史军事>一寸山河一寸血> 第八百七十九章 两子分家

第八百七十九章 两子分家

  刘循在得知刘璋的死讯之后,第一个念头就是找吴懿来商量。

  没有任何犹豫,带着自己的心腹大将冷苞、邓贤两人,连夜便出了成都,前往雒城与吴懿汇合。这倒不能怪刘循轻易就将成都给放弃,实在是这座益州州治之中,刘循的实力小得可怕,再呆下去的话,能不能把命保住都是一个问题。

  调动益州大军的虎符都在刘璋的手中,而刘璋一死,便顺理成章被庞氏接收。最重要的是,根据刘循得到的消息,庞氏已经连夜派人命庞羲率军赶回成都,这里面的深意,不言而喻。

  若是真等庞羲赶到的话,别说继承刘璋的大位,能不能保住自家性命都是一件未知的事,所以可以说刘循差不多是逃出成都的。

  而庞羲在赶到成都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命自己麾下的亲信大将高沛、杨怀两人镇守涪陵关,用意自然是防止刘循在得到吴懿的帮助之后,率军杀回成都。后来又以刘璝为成都将军,总领成都人马,以杨洪为绵竹太守。最后又请出刘璋的宾客,荆州名士来敏辅佐刘阐,用最快的速度稳定了成都的局势,并且堵死了刘循返回成都的所有道路。

  而这个时候,刘循只不过刚刚和吴懿汇合,商量着杀回成都的事宜。

  对于庞羲的安排,刘阐有些不理解,开口问道:“外公,为何要如此做,为什么不让兄长回来?”

  刘阐今年十六岁,虽然喜欢结交豪杰,但却不怎么喜欢读书,否则的话,一定不会问出这么愚蠢的问题。

  庞羲苦笑一声,道:“二公子,不是老夫要对大公子如何,而是大公子若是回来,只怕您将死无葬身之地。自古以来,皇家之中兄弟倪墙,父子相残的事数不胜数,您是主公钦定的继承人,但大公子却一定不会甘心,他那个秉性,怎么可能在您的麾下称臣呢?”

  刘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不解道:“那便让兄长来当这蜀王不就好了?我不介意在兄长麾下称臣,如此一来,是不是就不用兵戎相见,也不需要死伤无数了。”

  庞羲的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刘循和刘阐怎么说都是兄弟,不管谁当这益州之主,另外一人最多也不过是被软禁罢了,性命无忧,但他这个外公...刘循可不会留活口。

  厉声喝道:“二公子,主公的遗命难道你要违背吗?整个益州如此多人为了二公子而效力,您退让无关紧要,但这许多人将会因此而丧命,二公子为何如此狠心?”

  刘阐年纪不大,平日里锦衣玉食,哪被人如此喝斥过,当下便被吓得脸色发白,双腿战战。

  庞氏脸色阴郁地瞪了庞羲一眼,不悦道:“父亲,有话为什么不能好好说,阐儿还小,尚不知人心险恶,这怎能怪他?”

  庞羲苦笑一声,道:“女儿,为父何尝不知道二公子不知人心险恶?但此时无论如何都不能软弱,否则...你猜那大公子会如何对待为父和你,以及支持二公子的人?”

  刘循哪怕再混,弑母定然是不敢的,但暗中做点手脚,干掉庞羲却没什么问题,但庞氏怎知道这么多,她只知道,她不喜欢那个粗鲁无礼的大儿子,一点都不喜欢!

  庞羲换上一副和善的面孔,转头对一旁的刘阐道:“二公子,你若是真不忍心,那咱们拿住大公子之后,保他一世富贵,如此也是二公子有情有义不是?”

  刘阐不懂这么多,先前被庞羲一吓,还有些没缓过劲来,如今听到刘循不需要死,自然是忙不迭地点头称好。

  好容易将刘阐哄走,庞氏却没有完全放心,开口问道:“父亲,之前有你镇守巴西,汉中的兵马自然无需担心,但你这次赶回成都...贾龙那老朽却不好对付,当年公公也是花了好大的力气再将其和赵韪的叛乱平定。更别说如今那老朽的背后还有小人屠那头恶狼,若是...后果不堪设想啊。”

  “女儿放心便是。”庞羲满脸自信道:“贾龙不过一老朽罢了,当年为父能击败他和赵韪,如今自然不会怕他。为父虽然率军离开了巴西,但却没有一点放松,从事王商性格谨慎,有他镇守葭萌关,又有邓芝和孟达辅佐,益州定然万无一失。”

  “至于那小人屠...确实是个大敌,不过也无需担心,益州天险,葭萌关并不比虎牢关要差,剑阁更是稳如泰山,任那小人屠有天大的本事,难不成还能飞进蜀中不成?”

  “再者说,如今天下实力最强者便是小人屠,不管是曹孟德、刘景升还是袁本初,都定然不会眼睁睁看着小人屠出动大军来攻伐蜀中。所以,哪怕小人屠想出兵,最多不过汉中的几万人马,又有何惧?”

  “等为父抓住那逆子,平定益州之后,便立刻率军返回巴西,与那小人屠决一死战。为父征战一生,岂是一二小辈能比的?到时候,为父先攻汉中,再取凉、并,统一天下指日可待,乖女未必没有机会学一学那垂帘听政的吕后不是?”

  这些话,已经不止是自信的问题,在他嘴里,仿佛夺取天下都易如反掌一般。

  不过庞氏终究是个女儿,对这行军打仗的事一点都不清楚,反正听庞羲说得热闹,再加上成为吕后的诱惑实在太大,便放手任庞羲施为。

  于是乎,在庞羲的扶持之下,刘阐正式继位蜀王,由庞羲辅政,所有大小事宜,皆出自庞羲之手。

  但问题是,别说夺取天下,只说平定益州,真的像庞羲所说的那么简单吗?

  “断无可能!”

  满脸冷笑的刘伯温看着疑惑的张扬,开口解释道:“大王,刘循虽然鲁莽,但并非什么无能之辈,他文有刘巴、秦宓,武有吴懿、冷苞、邓贤等人,哪一个又是易与之辈?刘巴乃是荆州名士,少有才名,刘景升几次征辟而不得,可以说是文武双全,刘璋在时多有倚重,在益州声望不潜。那吴懿也为刘焉入蜀时的大将,论资历,他是比不过庞羲,但是说能力的话,只怕庞羲根本不是他的对手。”看書溂

  “而且如今还有一个未曾表态的严颜,此人虽然年纪不小,但实为蜀中第一名将,能力不可小视。不过据臣估算,其应当会坐观其变,不会明确表态。”

  张扬点点头,道:“那依军师之见,刘阐必败无疑?”

  “那倒也不是。”刘伯温笑道:“臣与文和命人毒杀刘璋,为得就是让益州彻底乱起来,若是没有好处的话,我军怎能让益州平定?”

  毒杀刘璋这事,张扬也是刚知道不久,从心理上讲,他觉得这计策有些不够磊落,毕竟刘璋就是一无能之辈,他可不觉得自己只能用这种手段才能拿下益州。

  但因为此事责怪刘伯温和贾诩...那也没必要,刘璋又不是曹操,战胜他也不会让张扬有任何的自得之意,眼看着魏武帝和唐高祖这两个大敌在前,若是能轻松地拿下天府之国,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刘伯温不知道张扬在想什么,只是继续道:“刘循和刘阐兄弟相争,谁若是势弱,那我们就不妨帮上一把,而孝直在汉中也呆了数月的时间,若是没点动作,那可太让人失望了。”

  孝直就是法正,他前往汉中确实已经有数月的时间,但张扬一开始只是为了派他给李靖担任军师,好稳定汉中的局势,如今看来,莫不是刘伯温早有计划?

  “只是蜀道艰难,孝直纵然计谋不差,但终究还是年轻。孤这里,却不好动,曹孟德、袁本初、刘景升不会任由孤顺利的攻下益州,如之奈何?”

  刘伯温点头道:“大王之言不差,但益州出了如此大事,刘景升和曹孟德可坐得住?基可不信他们对益州这天府之国没有一点想法。”

  “嘶...”

  张扬倒吸一口冷气,本来他只是以为刘伯温和贾诩两人在算计益州,但万万没想到,他们竟然把曹操、刘表,甚至袁绍、孙策等人都算了进去。

  如果真按刘伯温所说的发展下去,这一场益州的内乱,很可能会成为一场波及荆襄九郡、江东六郡的大战,甚至连冀州袁绍、兖州曹操、幽州李渊都无法避免。

  不过要说刘伯温和贾诩两人把每个诸侯的动作都能算清楚,张扬不信,毕竟哪家诸侯还没两个智囊,郭嘉、诸葛亮、沮授、周瑜哪一个都不会说比刘伯温、贾诩要差。如今张扬可以说是占了先手,但接下来究竟会如何发展,还要看各方诸侯的反应再做出应对。

  张扬微微一笑,道:“军师的意思是,我军如今只需坐观其变即可?”

  “大王英明!”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