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CC小说网>历史军事>一寸山河一寸血> 第九百零六章 仗,不能这么打

第九百零六章 仗,不能这么打

  新城在数日之前突然变成了一座大军营,不只有无数的将士驻扎在此处,还有源源不断的粮草正在往此处押送,甚至连晋王殿下都亲自来到了此处。

  经过上次的大战之后,新城变得无比残破,城中的百姓基本全部逃难而走,虽说在战后有不少的百姓回迁,但繁华程度却和战前根本没法比。当然,要不是如此的话,张扬也不敢大摇大摆地进驻新城,他进入洛阳时可都是乔装成普通士卒的样子,深怕被人忍出来。

  这一日,大军和粮草都已经准备得差不多,张扬正在新城县衙大堂之中查看舆图之时,却突然听到门口传来一阵喧哗之声。

  新城的县衙并不大,否则也不可能有声音传进来,张扬眉头一皱,对身旁的典韦道:“老典,去看看发生了何事。”

  “末将遵命!”

  典韦应诺一声,起身离去,片刻之后,典韦返回,脸色古怪道:“启禀大王,门外有一新城官吏,直言要见主公,并言主公若是不听其良言,此战必败。”

  “主公,估计此人乃沽名钓誉,欲危言耸听,博取名声之辈,要不要末将将其拿下?”

  张扬笑着摇了摇头,道:“此人话虽然不好听,但未必却没有真知灼见,见见又有何妨,若是其真为求名,再拿下不迟。另外,去请伯温和文和来,一起来听听这位大才的高见。”

  “喏!”

  典韦应诺一声,再次转身离去,等不多时便带着一名穿着底层官吏官府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而刘伯温和贾诩早到一步,全部都饶有兴致地盯着来人,只见其四十上下,面貌刚毅,剑眉入鬓,颔下三绺山羊胡,身高大约在七尺三四寸的样子,虽然穿着底层官吏的衣衫,但丝毫不见卑躬屈膝之色,一条脊梁挺得笔直,仿佛能撑起苍穹一般。br>
  张扬心中兴趣大增,装出一副佯怒的表情道:“尔乃何人,见到孤王,如何不行礼?”

  那中年人不卑不亢,微微一抱拳道:“晋王欲平定天下,揽四方豪杰,却箕踞见我,无礼在先,如何能让在下行礼?况且听闻晋王礼贤下士,胸有容纳四海之量,今日一见,却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张扬此次是出征,自然不可能隋军携带太师椅,而他又实在受不了跪坐,所以一直是盘腿坐在地上的。严格来说,这种坐法不算箕踞,但如今以跪坐为礼,不管怎么说,张扬这种坐法都是失礼。

  张扬心头一乐,不是第一次有人因为这件事说他,但说得这么直白的,还是第一个,而且仅凭这份气度,张扬觉得此人值得自己重视。

  不过此言一出,典韦却不乐意了,作为跟随张扬多年的大将,他深知张扬并不是看不起自己身后这人,而是他确实不习惯跪坐。而且就算张扬真的有些倨傲,你这个丝毫没有名气的家伙,又凭什么让某家主公礼贤下士?

  想到这里,典韦浓眉一挑,已经下意识地向身后的铁戟摸去。

  “老典。”张扬微微摇了摇头,起身笑道:“先生所言甚是,不过孤却并不是看不起先生,只是家道中落,早年一直在四处摸爬滚打,礼仪有所缺失,孤向先生赔罪了。”

  说到这里,张扬当真躬身一礼,没有丝毫做作之态。

  来人也有些动容,若是一般人听到自己那番话,定然恼羞成怒,哪怕不杀自己,也定然会让人把自己赶出去。这张扬非但没有,而且还坦然说出自己早年的草根经历,就凭这幅气度,无数能人异士都愿投靠在他的麾下便是理所应当。

  连忙躬身还礼,道:“大王恕罪,下官不知此间缘故,肆意妄言,还请大王降罪。”

  张扬呵呵一笑,上前一把将其托起,道:“常言道,不知者无罪,再者说,便如先生之言,孤若是连这点容人之量都没有,又谈何争霸天下?”

  “来人,为先生看座!”

  一旁的亲兵立刻取了一个蒲团在刘伯温和贾诩两人位置后放好,来人也不客气,大大方方地跪坐下来,没有丝毫畏惧之色。

  张扬眼光一闪,开口问道:“不知先生尊姓大名,又如何言我军必败?”

  “不敢。”来人先生谦虚了一句,这才自报家门道:“启禀大王,下官名叫高颎,字昭玄,现腆颜为新城县丞,之前在门口为了能见到大王,多有狂言,不过颎确实发现我军一处错缪之处,所以才斗胆求见大王。”

  高颎?

  在心中默念一句,张扬只觉得这个名字有些熟悉,应当不是什么无名之辈,但具体干过什么,却实在想不出来。

  “系统,这高颎是谁,可能检测出他的属性?”

  系统就是一个试金石,能检测出来的,至少得有一项属性在60以上,当个低层官吏、将校没有任何问题,但若是检测不出来,那基本就宣告此人是个废物。

  “高颎,统率90,武力64,智力90,内政95。高颖为隋初名相,文物武略,无有不通,为人谦逊,立有大功却从不倨傲,在隋唐演义之中,为开隋九老之一。”

  还是一个三项属性超过90的大才,既然是隋朝人,又不是召唤出来的,那就说明此人是爆表出来的,至于是何人爆表的,张扬已经有些记不清了,但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这可是除了被关羽一刀斩杀的雄阔海之外,第一个爆表出来后投靠他的人才,而且三项属性都在90以上,万万不能放过。

  微微抱拳,张扬问道:“我军有何不妥之处,还请昭玄明言。”

  高颎也不客气,直言道:“若颎所料不差,大王先是诈伤,之后又屯兵于这新城之中,定是准备出兵偷袭颍川,不知可对?”

  张扬点了点头,这点并没有什么好遮掩的,而且凭借高颎高达90的智力,想瞒也瞒不过去,还不如大方地承认。

  “大王此计颇为精妙,然曹孟德和郭奉孝也不是什么愚蠢之辈,大王此计或许能瞒过袁本初,但未必能瞒过曹孟德,大王以为呢?”

  这一点,张扬没有否认,曹操和郭嘉不是蠢货,不过从一开始,他也没想瞒过曹操,只要能瞒住袁绍就足够了。

  一旁的刘伯温饶有兴致道:“那又如何,曹孟德兵力不足是事实,纵然清楚我军的谋划,却没有足够的兵力,又能如何?”

  高颎道:“若曹操在颍川等地兴烽火台之法,不知军师可有办法应对?”

  “此易事耳。”刘伯温笑道:“昔日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今日我军未必不能戏耍一下曹操。若曹孟德真敢如此,那我军便派一队铁骑突入颍川境内,逼问出其烽火传讯之法,便足以让曹军疲于奔命矣。”

  高颎心中一惊,他可没想到,刘伯温竟然能在片刻之间便已经想出了对策,不过若是仅凭这一点的话,他怎么敢来见张扬?

  “军师果然高明,在下佩服,不过以郭嘉之智,未必想不出应对之策。”

  贾诩幽幽开口道:“那诩倒是敢问先生,曹孟德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还有什么办法可想?”

  高颎不认识贾诩,毕竟贾文和之前并不算出名,但还是老实道:“颎曾在曹孟德麾下为官,虽然不曾见过郭奉孝和曹孟德,但对其用谋却有一二了解,敢问这位先生,若是曹孟德主动出击,以攻代守,又当如何?”

  典韦嗤笑一声,不屑道:“就这点本事也敢大言不惭,连某家都清楚,曹孟德要抵抗袁本初,防守尚嫌兵力不足,怎敢主动出兵攻打我军?”

  话音落下,典韦却诧异地发现并没有人赞同自己,转头向张扬等人看去,只见张扬、刘伯温、贾诩三人竟然一脸凝重,正在皱眉沉思。

  “大王、军师、文和先生,你们不会真的以为这狂叟说的是真的吧?”

  张扬长叹一声道:“死守只是死路一条,这是曹军唯一的机会,也是最后的机会,伯温、文和,我等之前大意了。”

  刘伯温和贾诩同时点头,看向高颎的目光中也带上了一丝赞赏。

  张扬起身道:“昭玄大才,区区一个县丞太过屈就,孤王府中还差一名国相,不知昭玄可愿屈就?”

  典韦有些不敢置信,晋王府国相这可是两千石的官职,和一郡太守相当,更兼之能时常见到张扬,绝对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官职。更别说之前张扬的丞相府长史王猛除外为官便是一州州牧,这国相只比那长史强,而不会弱,就凭这狂叟的一番话,就值得这个待遇?

  高颎却面色不变地起身拜道:“臣参见大王!”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