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CC小说网>历史军事>一寸山河一寸血> 第九百九十四章 何去何从

第九百九十四章 何去何从

  平舆县衙大堂之中,风尘仆仆的曹操、诸葛亮等人丝毫不顾形象的大口吞咽着食物,那模样,仿佛他们不是什么魏王和大臣,而是一群饿了无数天的难民一般。

  “大王!”县衙大堂的木门咯吱一声被人轰然推开,曹泰大步而入,一脸兴奋道:“大王,我父与妙才叔父率军回来了!”

  “子孝、妙才?”曹操苍白的面孔上难得浮起一丝微笑,抬头直直地望着大门的方向。

  “孟德何在?”

  一声虎吼响彻整个县衙,随后只见人影一闪,就见曹仁、夏侯渊、英布、牛金等将鱼贯而入,齐齐抱拳拜道:“我等参见大王!”

  “起来,快起来。”曹操眼眶微微湿润,连忙起身将众人一一扶起,这才长叹道:“见诸位无事,孤心甚慰。”

  曹仁脸色一黯,道:“孟德,我等无能,未能迎回天子...”

  “无妨。”话没说完,曹操便张口打断道:“你等无事便好,坐下再说。”

  众人一一落座,夏侯渊开口道:“孟德,许昌...”看書溂

  “许昌破了。”曹操脸上浮现出一抹痛苦之色,黯然道:“许昌城破,十万大军毁于一旦,如今我们只剩平舆的这点人马了。”

  诸葛亮突然开口道:“丞相别忘了,东郡还有公达大人的两万人马,若是能想办法将这支人马接出来,再加上平舆的人马,我军如今便还有六七万之众,未尝没有自保之力。”

  “公达?”曹操突然一笑,坦然道:“若我估算不错,许昌城破的消息传到东郡之后,三日之内,公达一定会率军投降。”

  “啊?”

  堂上众人齐齐惊呼出声,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曹操笑道:“公达这个人,我再了解不过。他的心眼很活泛,同样也是个识时务的人。我待他甚厚,所以在我最为艰难困苦的时候,他依旧忠心耿耿的坐镇东郡。许昌城破之后,文若若是无事,他定然不会轻易投降,然以文若的性格...所以他一定会投降。”

  曹仁依旧有些不明白曹操的意思,但他相信曹操的判断。

  一把抽出腰间宝剑,曹仁怒道:“孟德,待我单枪匹马前往东郡,斩杀这吃里爬外的东西,整合大军前来汝南与孟德汇合!”

  “不必了。”曹操摇头道:“人各有志,公达和文若不一样,文若想来会死节尽忠,可他一旦这么做,势必会激怒张扬,或许张扬不会拿荀家如何,但颍川世家之首不要再想。所以公达必须活着,不只是为了他自己,还是为了家族。不管怎么说,他做的已经足够多了,我不能再苛责他。”

  曹仁收剑回鞘,许久之后,恨恨地一顿足,没有再说什么。

  这个时代,包围之后的很多年中,家都是排在国之前的,不管是之后号称中原最大动荡的五胡乱华,还是蒙元、蛮清入关,其中都可以看到无数的汉人世家在其中的身影。这些人毫无疑问是汉奸,但他们从小接受的就是家比国要重要,家国天下,家国天下,说的就是这么一个道理。所以曹仁能理解荀攸的选择,虽然心中怨恨,但已经没有了那种除之而后快的心思。

  大堂内一阵沉默,局势不容乐观,最重要的是,他们甚至连一块安身之地都没有。平舆,或者说汝南虽然不错,但究竟不是长久之计,张扬若是稳定了许昌的局势,一定会率军前来彻底将他们剿灭,前路究竟该如何走,堂上众人的心中有些茫然。

  曹操张了张嘴,正准备说话,却不想一员小校突然快步奔入大堂,抱拳道:“大王,郭子仪将军赶到!”

  “快快有请!”

  片刻之后,浑身浴血的郭子仪快步奔入大堂,抱拳道:“大王,许昌城破了!”

  虽然早就在预料之中,但听到这句话,曹操依旧如遭雷击一般,身躯僵硬,喉咙发痒,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文若他...”

  “许昌城破,末将化妆成小卒,本想带荀令君一起突围,然其执意不肯,只言若是带着他,末将也定然无法脱身,末将只得带着杜畿先生突围。”

  “后来听闻文若先生被俘,生死不知,末将在赶来的路上还曾看到大队晋军返回许昌。”

  话音未落,复杂探查情报的臧霸大步而回,抱拳道:“大王,许昌城破,荀令君生死不知,另外,末将探查到江东军已经开始攻破江北的扬州三郡,陈兰将军战死,雷薄狗贼投降。如今江东军正兵分两路挺进徐州,看样子是想把徐州也一举拿下,不过杨坚、朱元璋、宋江三人已经率军抵达徐州,江东军看起来有些投鼠忌器,两家如今在江都附近僵持。”看書喇

  夏侯渊突然开口问道:“晋军没有出兵?”

  “没有。”臧霸摇头道:“张扬麾下的大军虽然集结在许昌,然并没有动兵徐州的意图,反而他已经将麾下大军分散开始扫荡豫、兖两州的郡县,应该用不了多久就会抵达汝南。”

  诸葛亮开口道:“大王,看来张扬并不想介入徐州之战,他的目的是兖州和豫州,若我估算不错的话,在徐州受阻的江东军也一定会将汝南和谯郡视为囊中之物,我军要是再不撤离的话,定会被南北夹击,情况不容乐观。”

  曹操点了点头,两只小眼睛猛然开阖,环视堂上诸人,问道:“如今情况如此,诸位可有教我?”

  蒋济开口道:“大王,汝南、谯郡很有可能成为晋军和江东军的战场,我军定然不能再呆在此处,徐州被杨坚等人捷足先登,同样不能前往,当今天下已没有无主之地,我军怕是只能寻一人投靠...”

  曹仁闻言大怒,喝道:“我军尚有三四万人马,据汝南自立又如何,无非北据张扬,南抗江东,又有何惧?”

  “不妥。”诸葛亮摇头道:“汝南临近颍川,不过这还罢了,新得兖州的张扬如今最紧要的是稳固统治,所以未必会派大军前来攻伐我军。然江东军若想破局,日后争霸天下的话,就必定得寻一处突破江东的格局。若我所料不差,周瑜之前的计划应当是迎回天子,拿下江北三郡,顺势攻入徐州,留豫州以为张扬缓和地带。然如今徐州为杨坚等人所据,周瑜若是不想困死江东的话,只有向北攻伐豫州和向西征讨荆州这两条路。”

  “荆州无需多说,自孙策占据江东之后,和刘表的大战就没有停过,然两家之间谁也无法奈何对方,所以周瑜的目标一定不会是荆州,而是汝南和谯郡!”

  “唯有拿下这两郡,江东军日后才有争霸中原的资格,所以周瑜一定会拼死攻伐这两郡,我军若是再留在此处,则必须面对势在必得的江东军,损失定然不会小。”

  “那又如何?”曹仁不屑道:“无非是群江东水狗,在大江之上称王称霸也就罢了,若是敢来汝南,本将定要让他们有来无回!”

  诸葛亮苦笑一声,道:“亮自然相信子孝将军能击退江东军,然汝南、谯郡残破,百姓十不存一,将军久镇汝南,当知晓如今汝南的情况,想凭这一两郡便供养三四万大军,可能吗?”

  若是换在黄巾之乱前,那曹仁肯定会毫不犹豫地说能,但现在...别说三四万,想要供养两万大军都勉强。

  曹操突然开口道:“那孔明以为,我军应该投靠谁?”

  “刘表!”诸葛亮没有丝毫犹豫,开口道:“河北袁绍路途遥远不说,只说此人外宽内忌,之前大王水淹其三十万大军,不谈损失,只是让其颜面尽失,其便不可能接纳大王。”

  “江东虽好,然周瑜、徐庶都是智谋之辈,我等若是前往投靠,臣等不会有事,然大王必定为其所害。徐州杨坚、朱元璋、宋江、陈珪父子都曾背叛大王,此时定然不会收留我军。天下之大,唯有荆州方是我军的立足之地。”

  “刘表此人有贤名,然缺枭雄之姿,再加上宛城为张扬所得,江东与其是世仇,其必定会收留我军以为屏障。而我军也未尝不能鸠占鹊巢,取荆州为已用。”

  曹操点点头,道:“孤意举兵前往荆州投奔刘表,诸位若有不愿者,孤绝不强留,自行离去便是。”

  罗艺、臧霸、郭子仪、曹仁、夏侯渊、蒋济等人连忙起身,抱拳道:“我等誓死追随大王!”

  “好!”曹操的目光落在人群末尾的蒋干身上,开口道:“子翼,你立刻启程,走一趟襄阳。”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