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CC小说网>历史军事>一寸山河一寸血> 第一百五十二章一触即发

第一百五十二章一触即发

  马邑城,张扬将军府大堂。

  张扬大马金刀端坐主位,环视诸将一眼后,道:“适才军师言,本将放出奇袭蓟县的消息,千里奔袭辽西,先斩刘虞一臂,诱使刘虞派轻骑突袭马邑,以一战之得失而言,可谓深谋远虑,然以大局观之,却因小失大,得不偿失,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随着麾下队伍的不断壮大,张扬越来越力不从心,说到底,他上辈子只是一个杀手,组织百八十人的行动无懈可击,但人数一多便难以兼顾,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培养麾下将领独自带兵作战的能力已经算得上迫在眉睫。

  他的麾下大多是裴元绍这种粗人,不管是杨七郎还是周仓,更多得像是斗将,而不是大将,廖化和李严的倒是全面一点,但无奈能力不足,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不假,但这个职位就相当于一个教练,不是带兵打仗的将领,杨业倒算得上一员大将,无奈对汉室心存幻想,不能尽心尽力地为他效忠。

  诸将默然无语,单论打仗或许这些人还能说上个一二三,但是大局观,那是什么东西?好吃吗?

  见众人不语,张扬继续道:“都没什么想说的?那好,就来听听本将怎么想的吧。”

  众人正襟危坐,齐齐抱拳道:“我等洗耳恭听。”

  张扬伸手在案几上猛然一拍,道:“刘基,你是个好军师,不过,却太过薄情!”

  刘伯温神色不变,已经猜到了张扬要说什么,但还是问道:“主公何出此言?”

  张扬厉声道:“管亥战死,三千大军全军覆灭,刘虞老儿却毫发无伤,你让本将如何咽得下这口气?如果本将忍了,三军将士如何想?管亥和三千勇士的英魂如何安息?”

  刘伯温沉声道:“为人主者,当忍常人之不能忍,当为常人之不能为。”

  张扬暴怒道:“去他娘的人主,兄弟都死没了,老子去当谁的主公?谁敢杀我兄弟,我就杀他全家!”看書溂

  刘伯温皱眉道:“为了管亥将军一人,主公连天下都不要了吗?”

  “天下?哈哈哈。”张扬狂笑三声,道:“如果兄弟都没了,老子要这天下又有何用?坐拥万里河山,真的成为一个孤家寡人吗?为了管亥,为了战死的将士,哪怕就剩老子一个人,我也要去斩下刘虞的狗头,来祭奠我英勇的将士!”

  张扬霍然起身,目光如刀一般扫过众人的面庞,他们有周仓、裴元绍这样从南阳便跟着张扬的老人,有林冲、杨七郎这样被召唤出来的名将,还有匈奴人、鲜卑人新提拔的将领。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聚焦在张扬并不英俊的面庞上,眸子里炙热的火焰熊熊燃烧。

  张扬的充满怒火的咆哮就如同一粒火星,投入了他们这堆干柴之中,瞬间便点燃了他们心中的烈火。

  “不管是汉人或者匈奴人、乌桓人,既然同在本将麾下,那就是兄弟,我没法保证永远都不死人,这是战争,不是儿戏。但是,这不代表我的兄弟死了就完了,不管他是谁,敢杀我的兄弟,我便要让他付出血的代价,只要本将还有一口气在,那就不死不休!”

  众将踏前一步,抱拳道:“誓死效忠主公!”

  “现在,你们告诉我,管亥死了,尸骨未寒,大仇未报,你们,能忍吗?”

  “不能!”

  典韦和杨七郎吼声最高,直震地整个将军府瑟瑟发抖。

  “那该如何?”

  “斩下刘虞狗头,为管亥将军和阵亡将士报仇!”

  众将疯狂的大吼起来,不远处的另一处房间内,蔡邕长叹一声,他知道自己无力阻止张扬的报复,来马邑这么久,他见张扬的次数屈指可数,平常议事也从不参加,就如同一个看客一般。

  “很好!”张扬眼中杀机毕露,道:“现在回去,都把本将的话告诉你们麾下的士卒,待明日,尽起大军,和刘虞老儿一决胜负,不报血仇,誓死不归!”

  “遵命!”

  众将大声应诺,转身离去。

  不管片刻的功夫,大堂之内便只剩下了张扬、刘伯温、吴用三人,还有大堂之外,典韦雄壮的身影。

  张扬长出一口气,重新坐下,道:“伯温,是不是很失望,觉得本将不是一个明主?”

  一抹淡淡的笑意浮在刘伯温的脸上,不动神色道:“无妨,兄弟相称,意气相投,而使全军团结一心,遇敌拼死,此乃主公治军之道,基认为并无不可,只要能令众将归心,基受点委屈又有何妨?至于明主者,并没有哪本古籍明确记载如何便是明主,高祖不过泗水一亭长,脾气秉性与无赖无异,亦不失为明主。”

  吴用接口道:“众将虽然归心,原本匈奴和乌桓铁骑,用并不担心,但丘力居麾下的万余大军刚刚归降,军心不稳,若不加整合便仓促投入大战,后果难料。”

  刘伯温道:“如今之势,骑虎难下,我军兵力不足,便姑且一试,总比坐以待毙要强。”

  张扬右手不断轻敲案几,看向刘伯温,问道:“伯温,你当真以为本将只为复仇,不知大义之重,执意要与刘虞开战?”

  刘伯温皱眉沉思片刻,道:“主公的意思是,时不我待?”

  张扬点头道:“没错,便是时不我待,天下大乱将起,本将没时间和刘虞在这不毛之地耗下去,可若是不理他,他便会一直找我们的麻烦,我们必须尽快整合乌桓,然后南下河套,将匈奴彻彻底底掌握在手中,打下一片坚实的根基。马邑太穷,而且不是我们的地方,谁知道丁原这老小子是什么时候也会在我们背后来上一手,不可不防啊。”

  刘伯温不解道:“汉室衰微,天下智者俱能察觉一二,但主公何以断定大乱将起?在基看来,只要当今陛下不死,天下便乱不起来。”

  张扬不得不佩服刘伯温,果然一语便道出了其中精髓,若是刘宏不死,安然等到刘辩和刘协长大,这大汉亡不亡还得另说,至少在刘宏死之前绝对乱不起来,可张扬是未来人,知道刘宏命不久矣,是以才能如此肯定。

  张扬若有深意道:“刘宏,命不久矣。”

  刘伯温和吴用两人目露惊恐之色,但刘伯温很快便镇定下来,道:“如此一来,时间确实略有不足,那主公逼迫刘虞来马邑与我军决战,用意怕不仅仅是为了斩杀刘虞鼓舞士气,更是想借此大战,淬炼一支精锐之师吧?”

  张扬点头道:“不错。”

  吴用道:“以战养兵,固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练就一支虎狼之师,只是这伤亡也绝对不会小。”

  张扬道:“兵贵精不贵多,张角百万之众,又能如何?这新投降的万余乌桓大军,只要能留下五千精锐,本将便已满足。”

  刘伯温皱眉道:“但这一切都得大胜才行,主公为何如此肯定,我军此战必胜?”

  张扬冷笑道:“这世上哪有必胜之仗,若赵括当年得胜,他便是天下名将,不再是纸上谈兵,战争,只有敢不敢打而已。”

  “何况,此战本将至少有七成胜算,足够冒险了。”

  “愿闻其详。”

  “伯温、加亮,附耳过来。”

  三人耳语一番,刘伯温叹服道:“主公用兵如神,基不及也。”

  天色刚蒙蒙亮,蓟县已经是沸腾一片,数不清的大军集结于蓟县城下,无尽地杀气在天地之间蔓延。

  激昂的战鼓猛然敲响,一身戎装的刘虞缓步踏上城楼,目光所及之处,数万大军鸦雀无声,唯有长刀坚甲散发出寒芒。

  城楼下,吕布、潘凤、鲜于银、鲜于辅、柳毅、牵招等将一个不少,全副披挂,立于军阵最前方。

  刘虞胸中豪情万丈,放声吼道:“张扬身为大汉伏波中郎将,领护匈奴中郎将,不思报效陛下知遇之恩,久有不臣之心,意图挑起大汉和鲜卑之争,是为不忠。”

  “张扬本为名臣之后,却行事暴戾,有辱祖宗威名,是为不孝。”

  “张扬身为大汉臣子,封疆大吏,肆意攻伐同僚,无视天子威严,是为不义。”

  “张扬出身贼寇,只知杀戮,肆意劫掠,不曾体恤百姓,使无数百姓有家不可归,是为不仁。”

  “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辈,却身居高位,本官身为大汉幽州牧,当代天子率军伐之,三军听令,出发!”

  浩浩荡荡的大军立刻开拔,宛如一条长蛇一般,向着马邑的方向缓缓前行,肃杀之气震动天地。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