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CC小说网>历史军事>一寸山河一寸血> 第二百二十四章风雨欲来

第二百二十四章风雨欲来

  昏暗的天色便是最好的保护色,虽说有火把照明,但不管是马腾军,还是董卓军俱皆看不真切,再加上马腾原先归属于董卓麾下,两军的装扮并无太大区别,是以这场大战从一开始便已陷入混乱之中,再加上羌人的临阵倒戈,现在整个河滩之上就如同一锅乱粥一般,所有人都警惕地打量着靠近自己的士卒,深怕是敌军。

  这场突然的混乱让马腾也感到措手不及,不过马腾毕竟是久经沙场的宿将,能在美稷城必死之局逃出生天之人,岂能没点过人的本事?是以他一眼便看出,如今正是突围的最佳时机。

  “兄弟们,机会来了,随本将杀!”

  “杀!”

  仅剩的一千多残兵紧跟在马腾的身后,向着骚乱不休的董卓军发起了最为凶猛地攻势,他们清楚的知道,能不能活着逃出生天,便要看这最后一搏。

  董卓军中射来的箭矢明显变得稀疏起来,本来密集的长枪阵也出现不少的缺口。马腾找准机会,手中大刀一记横扫千军,将三名拦在身前的敌军磕飞,在董卓军的阵形上打开一个口子。

  紧随而来的马腾军如同潮水一般,狠狠将这道口子撕裂,不知道付出多少伤亡之后,终于冲出了河滩。

  “马腾将军,这边走!”

  乱军之中突然响起一声大喝,马腾抬头望去,只见前方乱军之中,一名羌人豪帅正率领着四、五百羌人勇士艰难地抵挡着董卓军的围攻,马腾看此人眼熟,不由问道:“前面可是白马羌的滕驹豪帅?”

  “正是小人。”滕驹答应一声,厉声吼道:“烧当羌的烧戈已经战死了,小人也支持不了多久,将军快走!”

  马腾心头一震,虎目含泪,但知此时不是矫情的时候,当下回头道:“兄弟们,撤!”

  滕驹命族中勇士让出一条通路,任由马腾的千余残兵从中通过,待马腾军的最后一名士卒穿过之后,数百名羌人又迅速围拢起来,堪堪挡住如影随形的董卓军,滕驹一刀挑飞一名敌军,回头向马腾道:“将军速走,勿以小人为念。”

  “走!”

  马腾回头望了一眼誓死不退的羌人,从嘴中冰冷地蹦出一个走字,率领麾下残兵仓皇地逃往彭阳的方向。

  白马羌和烧当羌的千余勇士在胡轸、杨定的两面夹击之下全军覆灭,无一人逃生。

  马腾残军一路仓皇逃窜,不敢有丝毫停留,眼看彭阳城近在咫尺之时,忽然前方火把通明,一支三百余人的骑兵汹涌而来,两军在官道上撞个正着,毫无避开的可能。

  马腾哀叹一声,正欲拼命之时,却忽然瞥见这支骑军的主将有些眼熟,再借着火光定睛一看,正是留守彭阳的庞德。

  “令明?”马腾大吃一惊,声音嘶哑道:“你怎会在此处?”

  “将军?”庞德翻身下马,径直来到马腾身前,一脸羞愧道:“将军,末将无能,彭阳丢了。”

  “彭阳丢了?”马腾心头一沉,急问道:“超儿他们呢?”

  “在军中。”

  “那便好。”马腾长出一口冷气,安抚庞德道:“彭阳丢便丢了,怪不得令明,此次我等皆中计矣。”

  “将军,不好啦,河滩上的敌军追来了!”

  “彭阳方向也有敌军追来了!”

  马腾话音刚落,就见有亲兵大喊起来,马腾猛得抬头,只见河滩放心和彭阳方向同时出现了两条火龙,正向这边猛扑而来,粗略估算一下,少说也得万余大军。

  凭借两名羌人豪帅的临阵倒戈,马腾的千余残兵虽杀出重围,但却失去了全部的战马,在这西北大地,两条腿怎么可能跑得过四条腿?

  或许在预料到了这一刻的到来,马腾神色无比平静,沉声向庞德吩咐道:“令明,带超儿他们走,本将亲自断后。”

  庞德大惊失色,道:“还是将军率军撤退,末将前来断后。”

  “不必多言,我意已诀,速走。”望着一动不动的庞德,马腾怒道:“庞德,尔要抗命不成?”

  庞德对马腾左右亲兵使个眼色,抱拳道:“恕末将无礼,这一次,庞德便抗命了,动手!”

  “你……”

  不等马腾说话,左右亲兵架起马腾,将其扶上一匹无主战马,打马便走。千余残兵跟随在马腾的身后,仓皇奔逃。

  庞德翻身上马,率麾下三百骑兵将并不宽阔的官道堵了个严严实实。

  冰冷地夜风荡起了庞德破碎的披风,在夜空下肆意飞舞,庞德端坐马上,手中大刀斜指大地,神情一片清冷,眸子里满是决死之意。

  没让庞德等得太久,两股敌军很快便完成了汇合,并向着庞德所在的地方狂飙而来。

  庞德神色不变,缓缓举起手中大刀,三百铁骑在庞德的身后组成一个矢锋阵,三百柄长刀缓缓出鞘,前方幽暗的夜空之下,连绵不绝的火龙汹涌而来,光骑兵便不下五千之数。

  三百对一万,此战断无幸免之理。回头望了一眼马腾撤走的方向,庞德嘴角扯起一丝若有若无地微笑,下一刻,庞德手中大刀早已重重挥下,一声如同猛虎下山一般的暴喝在夜空下炸响。

  “杀!”

  庞德双腿狠狠挟马腹,一骑当先,拖在地上的长刀划过官道青石地面,擦出无数的火花,三百铁骑策马扬刀,紧紧追随在庞德身后,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

  长刀的利刃映寒了黝黑的苍穹,决死的杀意在每一名士卒的胸中激荡,好男儿何惜一死!

  安邑城,太守府大堂。

  董卓据案而坐,李儒、李肃、贾诩、华雄、李傕、郭汜以及被张扬放走,投靠董卓的杨奉尽皆齐聚一堂,倒也算得上人才济济。

  作为董卓的首席军师,李儒率先开口道:“据斥候回报,公孙瓒已从辽西、右北平等地调集了八千精兵,以辽西太守严纲为将,往上谷、代郡的方向集结,看样子也准备南下河东,参与讨伐我军。”

  李傕凝重道:“如此一来,讨伐我军的敌人已经多达七家,集结在河东附近的有周仓的大军五千,吕布和张颌的联军二万,王匡军三千,张邈军三千,司隶校尉袁绍军八千,再加上严纲的八千大军,足足有四万七千大军,而且,不管是张扬还是韩馥,都可再抽调大军前来,到时候,不说十万大军,亦不远矣。”

  华雄不以为意道:“我军在河东原有两万人马,收拢河东郡兵之后又得五千余众,再加上李傕和郭汜将军二万铁骑,单以兵力而言,我军虽略有逊色,但我军皆是虎狼之辈,何惧之有?”

  郭汜也开口道:“河东以南不过乌合之众,末将只需三千精兵,便可击退河内、陈留、司隶之兵。”

  李儒点头道:“郭汜将军所言极是,司隶校尉袁绍不过是摆了样子,必然不会主动攻击我军,其余王匡、张邈不过酒囊饭袋而已,郭汜将军率三千铁骑,足以破之,儒所虑者,还是张扬、丁原、韩馥、公孙瓒等人。”

  “好!”董卓大声下令道:“郭汜听令!”

  郭汜长身而起,抱拳道:“末将在!”

  “命尔率铁骑三千,立即出兵,击破王匡和张邈两军。”

  “末将遵命!”

  董卓点点头道:“如此一来,河东之南可无忧矣,本将当亲率大军北拒诸贼,痛歼来犯之敌,方消我心头之恨。”

  董卓麾下第一猛将华雄起身抱拳道:“末将愿为先锋!”

  “好!”董卓显然十分信任这位跟随自己已久的猛将,当下欣然道:“本将与你八千精兵,明日三更造饭,五更出发,出白波谷,进驻平阳,扼守吕布南下之路。”

  听闻白波谷之名,杨奉脸色一阵难看,遥想不久之前他还是白波贼主将之一,如今却沦落到只身投靠董卓的地步,更为让人气恼的是,就连他这条命还是拿手下大将换来的,直让他羞愤欲死。

  “末将遵命!”华雄可没有心情去关心杨奉的情绪如何,只见他抱拳应诺道:“只要末将还有一口气在,任吕布十万大军来攻,末将亦要他折戟城下,无功而返!”

  贾诩端坐一旁,冷冷地看着面前发生的一切,一言不发,仿佛他并不存在一般。

  这就是他贾诩的为人处事之道,能不说话就不说话,能不出计便不出计,贾诩是一个谋士,但他一生最先谋的肯定是自己。这也是为什么原来历史上贾诩历经董卓、张绣、曹操等人,仍然能得到善终的原因。如果说有的谋士擅长阴谋,有的谋士擅长阳谋,那贾诩最擅长的无疑是明哲保身,董卓死了,张绣死了,就连曹操都死了,但他仍然活着,还保全了家人,哪怕到后来天下归晋之后,贾诩的后代仍然活得很好,这便是他的智慧。看書溂

  李儒扫了一眼贾诩,却没看出什么来,如今的贾诩可以说没有丝毫的名声,但李儒却隐隐感觉到此人有所不同,但具体是哪里不同,他却想不出来,不过眼下大敌当先,也顾不上其他。

  贾诩暗出一口冷气,他不愿开口的原因是他看不上董卓,不愿在自己的身上打上董卓的烙印,只是李儒好像察觉到了什么,看来以后得更加小心谨慎才是。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