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CC小说网>历史军事>一寸山河一寸血> 第二百五十二章汉帝崩,天下乱起(四)

第二百五十二章汉帝崩,天下乱起(四)

  当天边泛起一丝鱼肚白的时候,这并不平静的一夜终于接近了尾声,洛阳城并没有受到任何波及,甚至不少百姓根本不知道这一晚发生了什么,但皇宫俨然要换一个主人了。

  袁术和曹操谁也没心思去追那群不知来历的黑衣人,眼下拥立新帝,混个脸熟才是关键,说不定还能升个官呢?

  所以两人命人抬着蹇硕的尸体,往永安宫走去。

  何进,也正在永安宫中。

  他汇合了袁绍等人之后,原本想要就此完结此事。哪知袁绍却进言道:“大将军,如今正是彻底铲除阉党的好机会,何不趁机将其拿下铲除,方为明智的选择。”

  何进有点不太愿意,一是他不愿事事都遂了世家的意,二是他确实感觉十常侍当年对他何家有所帮助,不愿做那恩将仇报的事。

  但是袁绍却痛陈利害,把那十常侍说的十恶不赦,罪不容诛。

  无奈之下,何进只好来到永安宫向何皇后询问。那张让等人,就跪在何皇后的旁边。

  听何进说完,何皇后道:“内侍管理禁宮,乃是祖宗留下来的法度,不能说变就变。况且,先皇尸骨未寒,新皇年幼,哀家一妇道人家,又岂能同士人一起共事?兄长,张让等人皆先皇近臣,先皇如今……你这就杀他的近臣,岂不是让先皇寒心?”

  何进觉得,皇后说的有道理,他也实在不愿意处置十常侍。

  而且他隐约能感觉到,那个昔日里总是喊他哥哥的妹妹,似乎在一夜也有了不同寻常的变化。

  言语之间,分明是在提醒他,何进的荣华富贵来自张让等人的照顾,背弃十常侍,等同于抛弃了何家的根本。世家只会在你富贵时锦上添花,却不会为你雪中送炭……所以嘛。世家,可有可无,但是你却需要张让等人来为你制约世家。

  一番话,说的何进冷汗淋漓,退出了永安宫。

  随着天色渐渐大亮,皇城内的喊杀声也已经消失了。

  袁绍没能达成目的,不禁有些失落的往家走,他能感觉到,何进对他并不信任。

  否则又怎么会在事情结束后,单单只收了他的兵权?

  虽然袁绍作为西园八校尉之一,手下还有一些新兵,但是这些新兵怎么能和洛阳城内唯一的骑兵羽林骑相比?

  而且,何进把大多数世家之人都留了下来,就连曹吉利那个阉宦之后都留了下来,却偏偏让他这个四世三公之后的袁绍回家休息,其中的态度,已经明白无疑。

  更重要的是,这么好的机会,居然没能杀掉十常侍,实在可惜。

  回到家,刚一进家门,就见管家在大门口恭敬的肃立,“大少爷,老爷在书房等您。”

  “怎地叔叔还没休息?”

  “是的,老爷没有休息,说是等您回来,立刻去见他。”

  袁绍连忙跟着管家来到了书房里,就看见袁逢在坐在案几后看书。

  见袁绍进来,摆手示意他坐下。

  “本初,情况如何?”

  “陛下驾崩……蹇硕被杀……只是张让等人却……”

  “本初,莫要心急,你难道见过猛虎和恶狼能平安相处吗?陛下驾崩……真是天助我等能重见天日。我明白,何家的女人是想借张让等人来制约我们。这女人跟了陛下几年,别的没学会,没想到皇家这制衡的手段,倒是学了几分。”

  袁绍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办?”

  “怎么办?”袁逢森冷一笑,淡淡道:“自然是驱虎吞狼,然后在设法把另一头老虎引进洛阳。本初,你当私下通知郑泰等人,设法挑拨何遂高和张让之间的关系,同时,要想办法挑起两宫之间的争斗……那凉州的老虎,与董家似有来往,而且那董太后似乎还卖给过河套那小人屠一个面子,虽说小人屠如今被凉州那头老虎压制,但依然不可小觑,我等世家手中无兵。若是能铲除了董家,那凉州的老虎可就失去了一座靠山,到时候,他所能依靠的,唯有我等。”

  袁绍闻言,忍不住竖起大拇指道:“叔父,高,实在是高……哈哈哈!”

  虽然袁逢是袁绍的亲生父亲,袁绍平时也住在袁逢家中,但袁术依旧得称呼袁逢为叔父,这是礼,世家大族赖以生存的根本,断然不可能废弃。

  且不说洛阳大变的消息传遍天下后,各地诸侯是个什么反应,这还没过两天,洛阳的局势再次发生了变化。

  在董卓派人的挑拨还有袁绍等人刻意拱火下,两宫开始争斗。何进毫不犹豫地拿下了骠骑将军董重,又以董太后原为藩妃,不宜久留宫中为由,发配去了河间。

  藩妃,指的是诸侯王妃。

  董皇后原本是解渎亭候,也就是灵帝刘宏父亲的妃子。

  其实这也不算什么大事,何进做的也不能说过分,只是骠骑将军董重自刎而死稍微带来了一点不好的影响,但总算还在何进的控制之中。

  但坏就坏在董太后在前往河间的路途中,遭遇盗匪袭击,当场毙命。

  消息传入洛阳,何进大吃一惊。

  他的确是想要效仿梁冀、窦武把持朝政。毕竟新帝刘辩年轻尚小,必须要有他出面扶持才行。若是论野心,何进倒也不算大,保何家荣华富贵,对他而言已经足够。

  赶走董太后,算是清除了他心中的一个大患。

  按道理说,就算赶走董太后,发配董太后祖籍徐州彭城才算是符合祖制。可是考虑到彭城董氏声望极高,若是董太后回到彭城振臂一呼,则徐、青、豫、扬甚至荆州都难免会有人站出来响应。要知道,看不惯他何进的人,在这大汉的天空下多了去了。

  所以,把董太后安置在当初刘宏父亲的封地河间,却是最妥当的方法。

  彭城董氏的势力,无法覆盖到冀州,董太后到了河间,只怕再也难与彭城有所联系。

  但是何进可没有一点要杀了董太后的想法。

  毕竟是灵帝刘宏的母亲,若是真的杀了她,只怕第一个不答应的,就是他的妹妹。

  再说了,先朝有个王莽的先例,何进实在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可现在,董太后莫名其妙的死了……

  何进顿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所有人看他的眼神都有点不太正常,就连弟弟何苗,都在怀疑是他下的毒手。

  书房中,坐着何进的全部智囊。

  曹操、荀攸、袁绍、袁术、王允、何颙等人都在。

  “诸公,如今的情况,当如何是好?”

  袁绍率先开口道:“太后之死,虽然和大将军无关,但只怕是难以撇清,阉人若以此为借口,攻击大将军的话,只怕是满朝文武,乃至各州郡官吏,都会对大将军产生误会。如此一来,大将军的处境可就不妙了。再者说,那阉党若是趁机对大将军有所不利的举动……”

  何进眉头一皱,道:“我有羽林骑和虎贲郎,又新得西园新军,京畿之地,都为我心腹,阉人能耐我何?”

  袁绍淡然道:“莫非大将军忘记陈蕃、窦武的教训?”

  这陈蕃、窦武曾召集北军,意图诛杀当时颇有名气的阉党王甫,但并没有成功。

  王甫手中有一厉害人物,正是凉州三明之一的段颖。若说军功,皇甫规之外,哪怕张奂都比不过段颖,此人的功绩,全都是一刀一枪砍杀出来的,在军中威望颇高。

  段颖出马,令北军不敢造次。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陈蕃、窦武举事失败,袁绍提起陈蕃、窦武,却故意忽略了段颖,张让等人的势力虽大,却没有段颖这样的人物。

  曹操、荀攸很敏锐的感觉到了袁绍话里的毛病。

  袁本初想干什么?

  何进心里一惊,问道:“本初之意,我该当如何?”

  袁绍淡然道:“大将军所虑者,一为太后不允,只是太后不知人心险恶,虽与大将军同胞,可久居宫中,对阉人的信任……莫要忘记,陛下虽是大将军外甥,更是太后亲子,若太后对大将军心存疑虑,只怕大将军就要危险了。”

  何进连连点头,道:“本初之言,甚为在理。”

  袁绍继续道:“绍有一计,可令太后改变主意,亦无需担心阉人从中作祟。大将军何不召集四方猛将进京?阉人罪大恶极,世人皆知,然其淫威甚重,京畿之兵能否听从大将军调遣不得而知,更何况董太后之死,亦是大将军一处软肋,京畿之地,对大将军不满者,甚多。”

  “召集猛将,不知何人可当之?”

  “河内太守王匡,曾为大将军掾,可为合适人选。”

  “却是如此。”

  “东郡太守乔瑁、陈留太守张邈皆为人杰,可为合适人选。”

  “还有呢?”

  “并州牧董卓、凉州牧张扬都是人中之雄,几路兵马一至洛阳,则阉人可除,大将军也能整肃兵马,宣扬我大汉军威,为圣上扬名,令宵小藏匿,此乃一举数得,大将军以为如何?”

  其他几路人马,何进倒是都无所谓。

  唯有并州牧董卓和凉州牧张扬……这两人若是进入洛阳,真的好吗?董卓有些拿不定主意。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