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CC小说网>历史军事>一寸山河一寸血> 第五百四十八章   张扬的坚持

第五百四十八章   张扬的坚持

  孙思邈离开之后,张扬不大的卧房内充斥着暧昧的气息,不过两个当事人都略微有些尴尬。

  最后还是张扬先忍耐不住,开口道:“好香啊,今天吃什么?”

  大乔楞了一下,连忙把鸡汤端到了张扬身前,道:“老母鸡炖的鸡汤,对伤口好,多喝一些,不然要凉了。”看書溂

  “孙先生说我的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张扬连忙喝了一大口,抹了抹嘴道:“不过这鸡汤很好喝。”

  “你喜欢就好。”大乔低声说了一句,懦懦半晌,才道:“今日小乔她说了一些...一些不好的话,她还小,不懂事,你不要与她计较。”

  这倒不是大乔闲得没事,非要把小乔给卖了,而是她清楚,整个并州的情报都是贾诩来管的,尤其是这丞相府中,除了张扬之外,只怕府中谁说过什么,做过什么都无法瞒住贾诩。虽说这不是一件大事,想来贾诩日理万机,应当也不会在意这等小事,但万一呢?如今乔家在并州没有根基,若是再惹得张扬不喜,那乔家的日子会无比难过,大乔这才主动说了出来,希望张扬不要介意。

  “无妨,小丫头罢了,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张扬一边喝着鸡汤,一边不在意道:“在这并州,尤其是本将府上,无需这么谨慎,我虽然不是什么宽仁之人,但却也不会因言罪人,想说什么便说什么,不然你觉得那些世家子弟还能活到现在吗?”

  或许是觉得自己的话杀气重了一些,张扬连忙改口道:“这鸡汤不错,就是稍微有些淡了。”

  “是吗?”大乔连忙端过来尝了一口,喃喃自语道:“那我下次多加一些盐。”

  其实这倒不能怪大乔,只是这个时代的调味料少得可怜,胡椒、大料、八角之类的香料一概没有,只凭着一点盐,味道不淡才怪。

  “无妨,清淡一些也好。”张扬随意说了一句,改口道:“待我从幽州回来,便娶你可好?”

  “幽州?”大乔有些惊讶道:“又要征战了吗?”

  “是啊,马腾将军、季谋先生、琰儿,以及那数万将士的血仇不能不报,公孙瓒此贼必须死。”

  “嗯。”大乔轻轻应诺了一声,“你身为主公,手下大将无数,莫要再亲自冲阵。”

  吩咐了一句,大乔用微不可闻的声音道:“至于回来的事,你自己去和父亲提就是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说了又不算。”

  张扬笑了一下,正准备开口调侃两句,却没想到房门突然被开启,典韦探进他的大脑袋,观察了一下才道:“主公,军师来了,你看...”

  “你先忙,我先走了。”

  大乔小脸一红,仿佛被人抓奸在床一般,端着空碗连忙跑了。

  “看什么看。”张扬没好气地对典韦吩咐道:“让军师进来。”

  “遵命!”

  典韦强忍着笑意应诺一声,转身去了。

  等不多时,一身官服的刘伯温大步走进张扬卧房,抱拳道:“基拜见主公。”

  “好了,又没有外人,那么多礼作甚?”

  刘伯温脸带笑意道:“主公对乔小姐可还满意?”

  “嗯?”张扬眼珠一瞪,道:“本将麾下的军师兼兵部尚书什么时候成了红娘?有什么事,直说吧。”

  刘伯温也收起了笑意,郑重道:“主公,河套那边,安排孩子的大营已经建好,负责照顾孕妇的妇人平仲也命人去寻觅,至于大战中受伤的老兵更是现成的,迁徙孕妇可要现在进行?”

  张扬没想到孙思邈刚刚和自己说了此事,刘伯温便找上了门来,便开口把孙思邈那番话转述给了刘伯温。

  刘伯温听过之后,开口问道:“那主公的意思是?”

  “孙先生说得有道理,我等的本意是为了能让更多的孩子活下来,这件事孙先生是行家,便按他说的做吧。”张扬开口道:“命周仓和裴元绍把年纪在五岁以上的孩子都送过来,其他的便暂且作罢。”

  刘伯温应诺道:“下官知道了。”

  话音刚落,贾诩急急忙忙地冲了进来,道:“主公,幽州急报。”

  “幽州?”张扬眉头一皱,问道:“幽州出了何事,可是袁绍出兵了?”

  贾诩点点头道:“冀州的细作刚刚传回消息,原来公孙瓒并不是只派人刺杀主公。公孙瓒并派出了三批刺客,其中一批来刺杀主公,另外两批潜伏在了邺城之中。一批刺杀袁绍,另一批则趁机将公孙瓒之子公孙续救了出来。”

  张扬焦急地问道:“袁绍可有事?”

  也不怪张扬如此焦急,如果袁绍死了,那冀州乃至整个北方的格局都将为之一变,若是不及时准备的话,难免会错失良机。

  “袁绍只是受了轻伤,性命无碍,不过因为整个邺城的守卫都被刺杀袁绍的刺客吸引,公孙续倒是顺利被救了出来。事后,袁绍勃然大怒,正在从冀州各郡调集粮草。另外,袁绍已经纠集了三万大军在幽州边境,张颌率大戟士屯驻在常山郡,目的应该是防备我军从上党的太行小径中攻入冀州。不过,兖州的方向他竟然没有布置大军,想来应该是和曹操达成了什么协议。”

  张扬并不意外道:“曹操想看本将、公孙瓒、袁绍三人混战,轻易不会动手。”

  刘伯温点头道:“确实如此,北疆诸侯混战,曹操却可以休养生息,或者是谋取扬州袁术、豫州孔伷,端得是好算盘。但我军却不能眼睁睁看着袁绍覆灭公孙瓒,这还真是...”

  “是不能眼睁睁看着。”张扬的眼中闪光一丝杀意,沉声道:“本将决意轻骑突袭蓟县,斩下公孙老贼的头颅!”

  “什么?”

  这一下,刘伯温和贾诩两人都有些不敢置信,在他们看来,并州军哪怕不帮公孙瓒也就罢了,幽州军也没脆弱到不堪一击的地步,但斩杀公孙瓒只会便宜袁绍,这种损人不利已的事根本没必要做。

  “此计不妥。”刘伯温硬着头皮道:“主公,基也知公孙贼子可恶,但我们并没有足够的粮草介入这场大战,如果攻破蓟县,斩杀公孙瓒,只会让袁绍不费吹飞之力便攻取幽州,对我军没有丝毫益处。”

  贾诩也点头道:“主公,军师说得不错,如果主公真的攻破蓟县,那只会帮了袁绍的大忙。冀州军吞并幽州之后,实力将会更加强大,而且最重要的是,幽州同样不缺马,冀州军如果再有了骑兵,后果不堪设想啊。”

  “这些本将都知道。”张扬沉声道:“但把袁本初当作大敌还真的抬举他了,此人好谋而无断,重身世,轻才能,别说幽州,哪怕将青州也给他又能如何?曹孟德才是真正的大敌。”

  “这...”刘伯温和贾诩对视一眼,不知这是张扬从何处得来的结论,但刘伯温还是开口道:“主公,兖州地处中原,四面皆敌,而且听闻袁公路与曹操之间便颇有龌蹉,很有可能大战一场。相反,袁绍得到幽州之后,实力将会大增,青州焦和也不过无能之辈,一鼓可下。如此一来的话,大汉十三州,将有三州尽归袁本初之手,其中冀州、青州都是大州,实力将会十分强大。”

  张扬狡黠地一笑,“地盘越大,袁绍便越不足为惧,文和,你掌情报,可知袁绍对三子袁尚颇为喜爱?”

  “确有此事。”贾诩点了点头,袁绍这种大诸侯自然是他侦查的主要人物,哪怕一点琐事也不过放过。

  刘伯温明白了过来,惊讶道:“主公是说...”

  “没错。”张扬不屑道:“不只是袁绍,除了沮授和张颌数人之外,就连袁绍麾下的一众文臣武将也分成了数派,分别支持袁绍的三个儿子。随着袁绍的地盘越来越大,这个问题也会更加凸显出来,诸位以为呢?”

  “可是,只要袁绍不死,此事便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袁绍今年不过四十余岁,并且身强体壮,没听说过有生病的迹象,主公想要靠这个来分裂冀州,只怕是有些困难吧?”

  “不只是如此。”张扬反问两人道:“我军和曹操,孰强孰弱?”

  这下,不管是刘伯温还是贾诩都毫不犹豫道:“自然是我军要强。”

  “柿子捡软得捏。”张扬笑道:“袁绍在一统北方之后,是会先找我军硬碰上一场,还是先拿下兖州,增强实力之后再与我军决战?”

  刘伯温皱眉道:“主公是想以曹操牵制袁绍?不过还是那句话,曹操实力太弱,不足以牵制袁绍,还请主公三思。”

  “现在的曹操是不强,但你们看着吧,袁术离死不远了。”张扬笃定道:“袁公路如今就是冢中枯骨,若是曹操得到了扬州,袁绍还真不见得能敌得过曹操。”

  见两人还要再劝,张扬大手一挥道:“不必再劝,本将心意已决,率轻骑前往蓟县斩杀公孙瓒,之后我军便趁机拿下凉州,连通西域,若是可能的话,将益州这天府之国也收入囊中,刘君郎已死,刘璋不过猪狗一般的东西,若是能将益州攻下,我军将不会再缺粮。”

  刘伯温和贾诩对视一眼,知道张扬做出的决定不会再改变,只得无奈道:“我等遵命。”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