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CC小说网>历史军事>一寸山河一寸血> 第六百三十章 狂妄

第六百三十章 狂妄

  李应,过了年正好三十六岁。

  论起年纪,他比李傕小了不少,但样貌却有四五分相像,八尺长的身高,体态十分魁梧,一脸络腮胡子看起来颇为粗狂。为人十分骄纵,当年董卓还活着的时候就是敢在凉州横着走的人物。

  董卓死了之后,更是骄狂得没边,大有一副天老大,地老二,兄长老三,他老四的模样。

  李傕为人迷信,痴迷于一个千娇百媚的巫女,不管干什么事都喜欢先让巫女为他卜算一番,有句话说得好,有事巫女干,没事干...

  李傕有妻室,但跟在他身边的一直是这个巫女。李傕之子李别当年在刘伯温剿灭徐荣那一战中,虽然通过跳河逃得了一条性命,但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到的惊吓过度,留下了病根,身子十分的差,能不能活过李傕还是个问题,至于那种能力,更是别提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让李傕的兄弟们对他那个位置颇有想法。

  李应不好读书,喜好武艺,掌中槊,胯下马,武艺倒也算得上登堂入室。

  不过,别看李应喜好武艺,但却从来没有真的上过战场,他一般都是做着留守后方,为李傕看家护院的角色。平日里倒是和李傕麾下的将领切磋的不少,但是想想也就知道,李傕能有今天,全凭的是他自己的本事,麾下除了这帮宗族,又有什么大将?而且就算有人武艺比李应要强,但又怎么敢真刀真枪的来上一场?大多是应付差事罢了,这一来二去的,李应更加觉得天下武人不过如此,除了兄长李傕之外,其他不过土鸡瓦狗罢了。

  当年的张绣在凉州有一个诨号,叫北地枪王,李应不服气,可惜一直没有较量的机会,后来张绣投降了张扬更让李应引为生平憾事。可他又不屑于在没有击败张绣的情况下抢过这个名号,便给自己起了个北地杀神的名号。

  北地很好理解,李应就是北地人,这没什么说法,杀神则很值得玩味一番,要知道张扬的外号叫小人屠。人屠是谁,那可是战国四名将之首武安君白起的外号,而这白起还有一个外号,就是杀神。这么看来,李应的意图也就不难理解了。

  无非就是看不上张绣了,打算直接挑衅张扬。

  好在李应是个疯子,李傕不是。否则的话,这李应搞不好还真敢率军直接攻入并州,去和张扬较量一下。

  董越的情况不好,李傕和郭汜也强不到哪去,他俩的兵力比董越多了不少,这同样也就意味着吃饭的嘴也更多。打仗李傕和郭汜确实有一套,但内政嘛...呵呵。包括董卓在内,凉州系的武将基本全部都不知道内政是个什么玩意,李傕和郭汜两人的争斗第一是为了谁为主,谁为臣,这第二嘛,自然就是为了粮草。

  只是这两人都对对方知根知底,基本上是比自家婆娘还要熟悉的那种,打了这么多年,谁也没能奈何得了谁。于是乎,两人就把目光转向了董越。

  而董越也不是傻子,在李傕和郭汜有罢兵意思的时候,他便一溜烟的跑到了上郡,于是乎李傕和郭汜的主意还没开始便已经结束。

  汉中张鲁是个无名之辈,他们也没把张鲁放在眼里,但汉中的地形太过复杂,山地很多,不利于骑兵行动,所以攻打汉中也没机会,西域则是马蜂窝,捅一下不知道会是怎么样的麻烦,也不在两人的考虑范围之内。

  并州张扬他们又不敢招惹,正在两人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河东卫氏来人了。

  河东富庶,如今没什么东西能比粮草更加吸引饿疯了的李傕和郭汜,两人一合计,根本没有太多思考,立刻倾巢而出。浩浩荡荡纠结起近五万兵马便直接挺进了三辅之地。

  其实李傕和郭汜都不是傻子,若是放在平常,他们也未必敢打张扬属地的主意,但如今董越进攻上郡,张扬如今应该正在和董越大战,怎么算都没精力来关注他们。

  对于董越,他们两人虽然不喜,但能力他们却是承认的,虽然不觉得董越能击败张扬,但拖住张扬数月的时间应该不成问题。到时候,他们有信心能将整个河东收入囊中,再联合一下曹操和袁绍,相信占据河东应该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看書溂

  李傕的家眷,包括他那个重病不起的儿子全部留在了富平县,自然需要亲信来镇守。

  而不管在哪个时代,自家人无疑更值得信任。这一点连曹操都不会有例外,否则原本历史上,凭借张辽五子良将之首的本事,怎么还会受到夏侯惇的节制?

  所以,李应又做起了他的老本行,为李傕看门护院。

  李傕在的时候,李应还会收敛一二,但李傕走后不过三日,李应立刻化身成了富平最大的魔头,在富平县衙正堂摆下了一桌酒宴,遍邀军中将校。

  当众人到齐之后,李应端起一个白玉雕成的酒觞,大大咧咧道:“兄长临走之前,曾严令某不许饮酒。所以我今日将诸君请来赴宴,开怀畅饮。过了今日,谁若是敢再饮半点酒水,军法处置,某绝对不会手下留情。但今日却可畅饮,不醉不归。来来来,某敬诸君。”

  一番话说得众人面面相觑,你兄长叮嘱你不许饮酒,你就要一次喝他个够本?这理论,也是没谁了。

  不过,却没有一人出言反对,一来呢,这李应脾气暴躁,动辄便是拳打脚踢,惹得他火起,一刀把你砍了也是白砍。二来呢,李傕一走,李应便是富平的主将,他说的话便是军令,谁还敢出言反驳不成?

  武人大都喜欢喝酒,而凉州系的武人更是此中好手,原因也简单,凉州苦寒,喝上几口既可以满足腹中的酒虫,又能驱寒,一举两得,烈酒便成了凉州人必备之物。

  而且李应已经发话了,哪怕不想喝也不能薄了主将的颜面不是?

  一时间,大堂上推杯换盏,你来我往,好不热闹,李应更是喝得面红耳赤,频频劝酒,大有谁不喝就不让谁走的架势。

  就在众人酒兴正酣的时候,一名小校突然狂奔而入,抱拳道:“二将军,大事不好!”

  李应手一抖,白玉觞中的酒水立刻洒了一身,那张脸顿时就黑了下来。

  老子正喝得高兴,他娘的什么叫二将军大事不好?

  李应勃然大怒,喝骂那小校道:“老子能吃能喝,哪里不好了?”

  “不是,不是二将军...”

  那小校心头一紧,立刻改口。

  可李应根本没有给他解释的机会,继续喝骂道:“什么不是二将军,难不成是三将军,老子什么时候又多了个兄弟,你生的不成?”

  众人憋着难受,一张张脸涨得通红。这小校给你生了个兄弟,你该叫他什么?

  不过这话却没人敢说,李应明显喝多了在发酒疯,他们可不想触这个霉头。

  “二将军息怒。”此时一人看不下去了,站出来道:“且先听听是否有要紧之事,若是他无事生非,再处置不迟。”

  此人名叫傅燮,字南容,西汉年间那位‘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著名勇士兼外交家傅介子是其先祖。傅燮年幼时便十分的有名气,当年曾为护军司马,与太尉张温率军共讨王国、边章、韩遂等人的叛乱。

  在原本的历史之中,傅燮正在死在了这场战乱之中,不过这个时空因为张扬这只蝴蝶的出现,使得董卓提前招降了韩遂,傅燮自然也就安然无恙。

  后来动乱不断,傅燮便返回了家乡北地郡耕读,不愿出仕。可惜的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他的名声太大,李傕回到凉州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亲自登门拜访,希望征辟傅燮。

  傅燮何等人,怎会看得上李傕?不过李傕以家人相威胁,无奈之下的傅燮只得答应了李傕的征辟。不过李傕看重的只是傅燮的名声,成功征辟之后就将傅燮如同一个泥菩萨一般供了起来。

  而傅燮平日里也绝不多言,此时若不是担心李应把富平郡搞得一团糟,他也绝对不会说话。

  李应不喜欢傅燮,因为他每次找傅燮比试,傅燮总是推三阻四,还劝他读书。

  再加上李傕骨子里对傅燮颇为防备,以至于李应对傅燮也不放心。

  不过无论如何,傅燮既然开口了,李应也不可能驳了他的面子,只能黑着脸对那亲兵道:“到底出了何事,速速道来。”

  小校感激地看了一眼傅燮,开口道:“二将军,城外突然来了一伙贼兵正在叫阵,扬言要我们交出一万石粮草,美貌女子百人,黄金一千斤,否则的话便打破城池,鸡犬不留。”

  在场众人一脸愕然,都此彼此的眼中看到了满满的不可置信,现在的凉州,除了郭汜之外,还有蟊贼敢来挑衅他们?

  李应更是勃然大怒,嘶吼道:“哪来的蟊贼,竟然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不想活了不成?”

  傅燮眉头一皱,问道:“贼军可曾打旗号?”

  小校摇头道:“不曾,那伙贼兵穿得破破烂烂,手中的兵刃也不甚齐整,为首一人自称北地天王。”

  “好大的口气!”李应大喝道:“抬本将槊来,本将倒是看看,何处的蟊贼如此不知死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