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CC小说网>历史军事>一寸山河一寸血> 第六百五十七章 安排

第六百五十七章 安排

  觻得县衙大堂之中,众人按照各自的官职分文武坐定,张扬迫不及待地问道:“孝直,可是军师让你来的?”

  “没错。”法正点点头,道:“军师言,杨千万、阿贵一死,张掖已定,主公无需在张掖久待,宜及早返回晋阳。”

  这事张扬没有意见,且不说离家这么久,想不想老婆孩子,只说他身为众人主公,离开晋阳时间太长并没有什么好处,之前在大战倒还罢了,如今战事基本平定,若是再不回去可有些说不过去。

  “本将知晓,张掖已定,待本将安排一下便先行返回姑臧城,汇合军师之后返回晋阳,只是...”

  张扬抬手扬了扬圣旨,问道:“军师可曾吩咐,此物何意?”

  法正一笑,道:“正便是为此事而来。主公不知,此事并不是陛下的意思,而是元皓先生、平仲先生和文和先生商议之后,进宫向陛下讨的旨意。”

  听闻不是刘辩自作主张,张扬松了一口气,可心中的疑惑却没有得到解答。

  要知道大汉的侯爵最高就是县侯,就像张扬之前的平阳侯,全称便是平阳县侯。如今这个武威侯当然不是说武威郡都是他的封地了,能以一个郡为封地的那是王,不是侯,按照此理,张扬的武威侯同样是武威县侯,所以这在张扬看来就是多此一举。一个县变成另外一个县,这有什么意义吗?到现在为止,张扬并没有称公称王的打算,想想历史上曹操在称公之后的各方反应便应该知晓,如今这个时间,并不是什么称公的好时间。

  别的暂且不说,汉高祖刘邦曾有明言,异姓不得封王,张扬若是打破这个规矩,立刻便会得到一阵汉室老臣的声讨。张扬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但曹操作为同样拥立了汉帝的权臣,若是没有一点反应的话,天下诸侯还有谁会听他的?

  就如同不久之前的袁术一般,在天下大势还没有明朗之前,想要问鼎那个位置都是不明智的。

  “此举何意?”

  法正开口解释道:“主公,您本身便是并州人,所以当年攻打并州的时候,并没有受到并州世家多余的抵抗。如今凉州虽然已经平定,但想要凉州归心,仅凭武力却还不够,所以元皓先生等人便想以主公封地之事,加强凉州人对主公的认同感。”

  乡党...

  这是张扬在听完法正这番话后,脑子里浮现出的唯一一个词。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这个词可以说是贯穿前后,从来没有消失过。

  近有李肃说降吕布,用的就是同乡的名义,远的有后世明朝之时,官员们的各种党派层出不穷。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在古代,各地之间人口流动是很小的,同乡是一个很亲近的词。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并不是说你想去哪,就能去哪,你今天在武威郡呆烦了,明天听到汉阳郡能赚大钱,就想跑过去,这不可能。

  别说跨郡,哪怕是跨县,只要没有路引,被官军抓到的话,既不宽敞,也不明亮的大牢肯定会有你的一席之地。这就导致人们的地域观念很强烈,毕竟这个时候的人口不多,同是一个地方的人,哪怕不认识,那也眼熟,如果能在外边遇到,那肯定是十分的亲切。

  田丰他们打得就是这个主意,张扬是并州人的身份已经确定,这个无法更改,总不能说张扬大将军原本是凉州人,后来迁去了并州,所以凉州也是他的老家。这开玩笑一般的话若是传出去,只怕要笑掉不少人的大牙。

  既然籍贯不能改,那就只能改封地了。

  张扬原先的封地平阳县在河东境内,本来是为了能够将河东这块原本属于司隶的地方拉进并州的怀抱之中。如今看来,效果还不错,卫家造反的时候,河东的世家基本没有跟随,虽然有些蛇鼠两端,但也是人之常情,最少没有摆明了跟张扬做对。

  如今卫家被灭,河东已经安稳了下来,张扬的爵位挪一挪也就无所谓了。

  武威县虽然不是武威郡的治所,但能够和郡名相同,这就代表着很不一般的关系,再加上张扬并不在乎封地的富庶与否,既然田丰他们觉得可行,那便这么定了便是。

  张扬点点头,表示认可了此事,随后又问道:“孝直,此次大战,你谋划得当,可曾想要什么赏赐?”

  有功要赏,有过要罚,这是最基本的,而且法正年纪已经不算小了,再只挂着一个书佐的名头也有点不像话。

  张扬有想过将法正放在张掖当这第一人太守,不过思来想去,觉得不甚妥当。

  从一个小小的书佐一跃成为两千石的太守,位置是足够了,但说实话,法正的性格却不怎么适合当太守。

  一来呢,内政属性并不高,二来他的兴趣不在这个方向上,三来呢,如果说内政他还算勉强能够做得不错,但商业却是一窍不通。张掖作为张扬沟通丝绸之路的桥头堡,承担着无比重要的责任,放一个完全不通商业的人在这,张扬觉得不合适。看書喇

  法正脸上难得露出一丝不好意思的神色,道:“主公,正还年轻,这次大战,若是没有军师和文和先生帮村,正岂能做到这个地步,我不敢居功。”

  张扬微微一笑,谦虚一个良好的品质,但法正这个人却和这个品质不沾什么边,虽然忠诚不值得怀疑,但这句话却...

  “本将记得你是右扶风人吧,当年本将迁徙关中人口,法家迁到哪了?”

  说起此事,法正脸色一肃,郑重道:“主公,当年您迁徙人口之前,法家便迁到了汉阳郡成纪县,我父子二人是被逐出法家的...”

  张扬哪还能不明白法正的意思,果然是睚眦必报,虽然一句没提报仇,但其中的意思却不言而喻。先是说法家不愿支撑张扬的迁徙,全家逃避,只说他们父子被逐出法家,这功臣受了这么大的委屈,你张扬好意思不管?

  略微思考了一下,张扬大声道:“裴元庆何在?”

  一旁啃鸡腿啃得正高兴的裴元庆楞了一下,连忙将整个鸡腿塞进了自己嘴中,骨头也不吐,就这么嘎巴嘎巴咬了两口全部咽了进去,这才出列道:“末将在。”

  “率本将的五百亲兵随孝直去一趟成纪,传本将将令,季谋先生有大功于汉室,当受尊崇,追封兵部尚书,关外侯。”

  说到这里,张扬面色一冷,沉声道:“若是有人不识抬举,那也不要客气,此行你便听孝直的安排吧。”

  本来裴元庆还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张扬说得太多,他有点不明白意思,也怕自己记不住。不过一听到让他听法正的吩咐,裴元庆立刻就高兴了起来,他可是知道法正这小子聪明的很,和他一起去至少不需要自己动脑子,算是一个不错的安排。

  “遵命!”

  法正一脸激动地郑重行礼道:“正多谢主公,主公如此厚恩,正必定以死相报。”

  说实话,法正如此拼命,为得就是能够风风光光地将法衍的牌位请回法家,顺势也削一削法家那些族老的颜面,如今得偿所愿,如何能不对张扬感恩戴德?

  张扬摆摆手,道:“无需如此,季谋当初为了琰儿和征儿...本将总觉得亏欠,所幸如今你十分出色,季谋也算后继有人,既然你有这个愿望,本将怎能不如你所愿?且安心去,本将准你一个月假,完事之后直接返回晋阳,去兵部报道。你年纪尚幼,且先去为一主事,日后再有功劳,本将也不吝赏赐。”

  安排完了法正,张扬又转头对魏延道:“文长,本将属意你做这张掖将军,你觉得如何?”

  见魏延准备开口,张扬摆摆手,示意魏延稍安勿躁,继续道:“你且听本将说完。张掖此地十分重要,这不需要本将多说,放在别人手里,本将也不放心。只是本将想听你说说,若是留你在此,你当如何?”

  魏延略微思考片刻,大声道:“主公只需给末将留一万人马,若是西域诸国起十万雄兵而来,末将愿为主公吞之,若是举西域之力而来,愿为主公拒之。”

  这一番话,和当年刘备任命他镇守汉中时所说有异曲同工之妙,看着意气风发的魏延,张扬大笑道:“好,本将就与你留一万人马,胡遵也留下与你当个副将,望你以班定远为榜样,莫要堕了我大汉的威风!”

  “主公放心,末将定当不辱大汉之威名,只是...”

  魏延迟疑了一下,道:“末将不通内政,也不懂商人之道,若是耽误了主公的大事,末将万死难辞其咎。”

  “此事且安心,你安心治军便是,本将自然会派一个张掖太守前来,你无需担心此事。”

  “末将遵命!”

  张扬点点头,道:“诸事已定,众将回去准备一下,待明日便率军跟本将返回姑臧。”

  “我等遵命!”

  众人应诺一声,齐齐退走。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