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CC小说网>历史军事>一寸山河一寸血> 第七百零三章 苦恼

第七百零三章 苦恼

  “我们接下来该如何?”

  函谷关大营之中,曹操环顾四周,开口问道。

  距离那场大战不过才一个半月的时间,但曹操面相看起来明显苍老不少。要知道如今的曹操不过四十余岁,但两鬓已经斑白,矮小的身躯虽然依旧霸气测漏,但不可避免的伛偻了不少。双眼中布满血丝,可想而知,这段时间他承受的压力有多么巨大。

  不过,这也不能全怪张扬,战败只是一方面。曹操并不是没有败过,相反,他战败的经验丰富无比。可惜的是,这次的战败后果有些严重,随着消息传回洛阳,已经暗中掀起了一波浪潮。

  不知从哪传出的谣言,矛头直指曹操贪恋权位,意图不轨,乃是国之大贼。一时间,呼吁曹操还政刘协的声音甚嚣尘上,屡禁不绝。

  这一次事件当中,那班汉室老臣却出奇一致地保持了沉默,但不需要证据曹操就清楚,谣言一定是他们的手笔。目的也很简单,无非是准备争权夺利。

  这不算是什么新鲜事,手段也算不得高明,但确实给曹操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随着刘协的长大,这种声音将会越来越多,而且最重要的是,刘协从小便颇富心计,当年便指使董卓的侄子杀害自己的亲兄长,这长大之后,可能是个省油的灯吗?

  内忧外患之下,曹操苍老得如此之快也就不是什么怪事了。

  诸葛亮环顾四周,率先开口道:“主公,大约十万兖州和豫州没有土地的百姓已经迁徙到了河南尹和河内二郡,只是寒冬将至,亮不得不将此事暂停了下来。”

  曹操点了点头,这算是一个好消息,有了荀家牵头,那些世家大族并没有给他找什么麻烦,所以这些百姓的迁徙还算顺利。

  “只是...”似乎是怕曹操过得太舒心,诸葛亮改口道:“可是粮草却是一个大问题,冬麦已经准备下种,土地也没有问题,可惜想要收获最少这得明年春夏,这个冬天这两郡的百姓该如何撑过去着实有些艰难。”

  曹操伸手揉揉眉心,问道:“兖州和豫州呢?让文若调集点粮草来,撑过这个冬天再说。”

  诸葛亮苦笑一声,继续道:“主公,豫州和兖州今年也不好过,今夏这两州滴雨未降,若不是有枣校尉屯田,我军的粮草只怕都会成为问题,这些百姓...”

  话没说完,曹操已经明白了诸葛亮的意思,大军的粮草都是问题,还想照顾百姓,疯了吧?

  嘴角微微抽搐两下,曹操问道:“并州呢?并州可曾受灾?张扬刚刚夺回凉州,如今又从南阳掳掠了不少百姓,他的粮草可够?若是我军和并州军同时撤退,剩下的粮草便可支援百姓,是否可行?”

  “很难,张扬并不缺粮草。”诸葛亮有些消沉道:“据斥候回报,并州、河套两地同样滴水未降,但粮草却没有减产,反而是一个丰年,再加上张扬用战马和刘表、刘璋、张鲁换了不少的粮草,虽然不见得有多富裕,但不管是百姓还是他的大军,都没有断粮之忧。再加上并州出产一种叫煤炭的石头,燃烧时热量足,还十分耐烧,所以百姓很少有会被冻死的,这个冬天,张扬应该没什么烦恼的地方,完全可以和我军继续耗下去。”

  “这却是为何?”曹操有些不解道:“难不成老天都在帮那小人屠?”看書喇

  “和老天没什么关系。”负责情报的荀攸开口道:“据斥候回报,当初张扬将三辅、京兆的百姓全部迁徙到并州的时候,搞了一个什么以工代赈,那个冬天张扬发动了数十万百姓休整并州和河套的水渠,所以哪怕今年滴雨未降,但并州的粮产却没有受到影响。”

  看了看荀攸,曹操眼神中闪过一丝怪异,这事他何尝不知道,但有这些世家的存在,他想学都学不来。

  长叹一声,曹操无奈道:“本相也想学张扬,可学得来吗?张扬、袁绍、吕布、孙策还有之前的袁术,哪一个不是野心勃勃?自将陛下接到许昌,本相又何尝过过一天的安生日子?别说百姓,就连大军都没有好好训练的时间。”

  “没错。”周亚夫身为最早投靠到曹操麾下的将领,出言赞同道:“哪怕不提骑兵,我军的战斗力和并州军也不可同日而语。张扬同样是一直在征战,但他麾下的大军却越战越强,越战越多,从前不过一介黄巾贼,如今却成了何等的气候。可我军却在不断的消耗,老兵一批一批地死去,虽然有新兵的补充,但战斗力却...若是一直如此下去,我军永远都不是并州军的对手。”

  作为负责给曹操练兵的大将,周亚夫无疑很有资格说这种话,旁人也无法反驳什么。

  郭嘉此时幽幽开口道:“主公,看来我军目前必须改变周边的局势,否认的话,不需要攻打,我军拖也会被拖死。”

  “如何改变?”曹操揉了揉生疼的脑袋,问道:“如今是在争霸天下,不是儿戏,别说小人屠这等枭雄,哪怕是刘表、刘璋之辈只怕也会充满警惕,更何况我军已经和张扬成了死仇,根本不可能缓和。”

  “远交近攻,合纵连横,战国旧事便颇为值得借鉴,不是吗?”郭嘉苍白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当今天下,最强者不是主公,同样也不是他小人屠,张扬不会看不清这点,河北那头猛虎虽然半年没什么动静,但谁敢忽视他的存在?”

  “袁本初?”曹操撇撇嘴,道:“如今他正在坐山观虎斗,看着本相和小人屠拼死拼活,只要本相和小人屠其中有一人略显不支,袁本初肯定会立刻出兵,来分一杯羹。”

  “没错。”郭嘉点头道:“袁绍想坐观成败,那我军为何不将他拖下水?若是袁本初出兵并州,张扬一定会撤兵,与京兆相比,并州对张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可以放弃弘农,但肯定不会放弃并州。而我军也可以凭借这段时间,好好修养生息一番,甚至拿下徐州也并非不可能。”

  “谈何容易。”曹操无奈道:“袁绍能坐观成败,为何要亲自出兵?况且他麾下的骑兵不知道如何了,但想来应该还不足以跟张扬的铁骑争锋,如此一来的话,他便更不会出兵了。”

  “一般来说,确实不可能,但我军如果已经撑不住了呢?”郭嘉的脸上闪过一丝狡黠,压低声音道:“目前袁绍的骑兵不足以和张扬争锋,所以他需要时间,而我军的存在正好可以使他可以安心训练铁骑,但若是我军撑不下去了,袁绍可还会坐视?”

  诸葛亮恍然道:“军师的意思是说,如果我军摆出一副败亡的姿态,袁绍一定不会坐视张扬将兖州和豫州收入囊中,否则这天下第一诸侯的名头立刻便会落到小人屠的身上?”

  “没错!”郭嘉点头道:“远交近攻,我军完全可以和刘表、孙策结盟,或者暗中支持孙策攻伐荆州,如此一来的话,我军就能腾出手来攻伐徐州。”

  诸葛亮接着郭嘉的话继续道:“徐州在陶谦的治下基本没遭过兵灾,黄巾之乱当初也并未太过影响徐州,我军若是能一举攻下徐州,粮草的危急立刻便能缓解,而且丹阳出精兵,用来补充大军最好不过。”

  曹操若有所悟,道:“最重要的是吕布新得徐州,人心未附,攻伐徐州远比攻伐其他州郡要来得简单,可对?”

  郭嘉和诸葛亮相视一眼,默契道:“主公英明。”

  “徐州...徐州...”

  曹操对于徐州的觊觎也不是一天二天,当初他老爹一家横死徐州,曹操毅然起兵,报仇其实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原因,更多地还是他对徐州这富庶之地的渴望。

  荀攸也开口道:“主公,若是能够夺得徐州,我军也有了三州之地,不见得要比张扬和袁绍要弱,到时候只要谨守函谷关和大河沿岸,便足以抵挡张扬的大军。若是张扬敢走南阳,我军完全可以联合刘表共抗张扬。若是袁绍举河北之兵南下,我军也不怕没有一战之力。”

  曹操有些意动,但还是不确定道:“刘表想来不会拒绝与我军结盟,但孙策...此子野心勃勃,只怕不会被我军随意摆布吧?”

  诸葛亮笑道:“主公无需担心此事,柿子捡软的捏,我军和刘表,谁强谁弱无需多言,更何况孙策和刘表还有杀父之仇,此子虽然勇武,颇具孙文台之风,但易冲动,重恩怨,迟早死于非命,此子终究难成大敌。”

  郭嘉也点头道:“主公,孔明说得没错,孙策此子不过一刺客便可取其性命,何需多虑?我军的大敌,唯有张扬和袁绍两人耳。”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