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CC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工业霸主> 第114章 凯旋归朝(2)

第114章 凯旋归朝(2)

  “有关北疆各地,取缔卫所,并入地方的决案,枢密院和内阁那边,有回函了吗?”

  天启皇帝揉着太阳穴,倚靠在座椅上,开口道:“还有后军都督府和右军都督府,所委派的主要领导,以及各地新军直垂体系,都明确下来了吗?

  那些在京勋戚,部分被免去官职的,有什么反应吗?”

  “有回函,离辽前三日,就回复了。”

  赵志伟端起茶盏,呷了一口,说道:“此项决案,在平叛事开展之际,推行的还算比较顺利。

  前期所遇到的诸多问题,都逐一解决了,枢密院和内阁的配合,很好。

  加之各地新军的坚决拥护,使得一些反对此事的人,都被压制了下来。

  现在已经基本成型了。

  至于在京勋戚那边,反对声肯定是有的。

  不过意义不大。

  毕竟后军都督府和右军都督府,关系到国朝的整体军队构建,不是一些人反对,就能阻挠的。”

  天启皇帝和赵志伟御驾亲征,统率诸多的军队,解决建奴反叛事,明确辽东体制,树立对大明东北全域的攻略。

  留守京城的两大班底,同样都没有闲着,甚至忙到脚不离地。

  一项项既定的决策,先前定点试行的良策,皆趁此机会,围绕整个北疆各地,紧锣密鼓的全面展开。

  “如此说来…就剩下前军都督府和中军都督府,还叫那帮勋戚所掌握着。”

  天启皇帝的眸中,闪烁着精芒,说道:“只怕京城这边,当前并不是很平静了,甚至处在焦躁的境遇下。”

  “这是必然的情况。”

  赵志伟淡笑道“就锦衣卫传递的消息,南疆各地,都快‘乱成一锅粥’了。

  那种对峙的状态,从我们离京两个月后,就悄然形成了。

  和陛下预想的一样。

  南疆各地的有司,在遇到‘奴变事’时,都采取捂盖子的举动。

  这使得国朝这边,一开始并不知情,使得既定的攻略,皆顺利的展开了,不少的宗藩、士绅、大小地主等,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哼…一帮庸才蛀虫罢了!”

  天启皇帝冷哼一声,说道:“错非是先前局势不对,否则对待他们,我早就想全部铲除掉了。

  辽东这边的问题,都一一得到解决。

  此次凯旋归京,我们就能全身心的解决南疆了。

  先前在辽东施行的军管制度,我觉得很好,可在出手整治南疆时,用在主要区域,确保整体局势的安稳。”

  大明是一个完整的江山,从不是什么半壁江山。

  听调不听宣的南疆诸省,必须要彻底抹除顽瘴痼疾,铲除掉衍生的毒瘤,以确保工业新政,能在这些地域扎根下来。

  “只怕回到京城后,陛下这边,要遇到的问题只怕不少。”

  赵志伟笑着说道:“现阶段的国朝,虽说基础的体制,依旧是原先的那套,但是内核全都给替换掉了。

  这对诸多的群体来讲,是无法接受的事情。

  维新派出身的英才,开始在朝堂这边,包括北疆各地,强势崛起了。

  权力所带来的更迭,必然会产生新的问题和矛盾,归京之后,恐要出手解决的问题,也不少啊。”

  “那就强硬震慑!”

  天启皇帝眼神坚定道:“朝政方面的事宜,我来解决,只是军队这边的事宜,你还要多多的掌控。

  现在大明处在的境遇,很是特殊。

  靠我一人,想解决诸多麻烦,这不现实,就算在勤政克己,累也能累死我。

  只要大明新军不出问题,那北疆各地就乱不了。

  等解决了那些问题后,摆烂的南疆各省,就是时候全面镇压了,所以哪些人,该如何调整,都要考虑好才行。”

  坐在角落的魏忠贤,就像雕塑一般,神情平静的看着窗外,看着那向后倒去的景物。

  耳畔回荡的那些话,仿佛一句话都没听到。

  只是魏忠贤的内心,却充满了震惊,太多他不知情的机密,在他听到以后,除了震惊之外,没有其他。

  “赵卿,你说全面废除田赋,给大明的子民彻底减负,这件事情何时能做起来?”天启皇帝端起茶盏,呷了一口,看向赵志伟说道。

  “倘若这项赋税制度,真的能全面废除掉,那大明的子民,不仅能卸掉所扛大山,还能对国朝感恩戴德。”

  “这个设想若想要实现,至少要等到南疆诸省,初步建成相应的工业体系才行。”

  赵志伟想了想,开口道:“且国朝在金融、商税、海关等领域的赋税制度,能建设的很是完善,确保支撑起国朝的财政体系,健康的运转起来。

  全面废除田赋,要么不做,要做就必须全面推行。

  这项良政,和其他的良政,是有着本质区别的,根本就不可能一地一地的试行。

  按照我的预想,国朝能保持当前发展势头,十年吧,那时候的大明,足以有底气,推行该项制度了。”

  农业税收,一直是小农经济的根本。

  大明也好,包括先前的诸多朝代,那征收赋税的根本,就是依托农业税收,所展开的征收。

  “依旧是任重道远啊。”

  天启皇帝感慨道:“想做的事情太多,但现实的层面,我们却又不得不兼顾,违背规律的事情,一旦强行做出,就算是利国利民的良政,也终将成为亡国的恶政。

  现在的大明,虽说迈向了中兴之路,只是距离真正的强盛,真正的盛世,还有着很远的路程要走。”

  若非处在大航海时代下,赵志伟根本就不会提出,要寻找合适的机会,全面的废除田赋。

  毕竟该项流传千百年的赋税制度,可谓是深入人心的事情,但是大明的底层百姓,想要具备不断向前的根底,就必须卸掉背负在身上的重担。

  万恶的徭役制度,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已然在北疆各地结束。

  赵志伟内心深处始终坚信,只要现阶段的大明,能积极地发展,能积极地对外扩张,那田赋废除一事,早晚是能实现的。

  等到了那个时候,一个相对公平的总体框架,才算真正意义上搭建起来。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