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CC小说网>历史军事>一寸山河一寸血> 第九百六十五章 江东也有援军

第九百六十五章 江东也有援军

  庐江郡皖县如今已经成为了江东军的前线大本营,源源不断的江东军正在向此处汇聚,准备开始对江北的扬州三郡开始征罚。

  这段时间,徐庶清瘦不少,毕竟周瑜和孙策不在,所有的重担便都压在了他的身上,不过对于这种日子,徐庶算是痛并快乐着,而且布置已经到了后期,用不了多久便能发起攻击,总算一切的忙碌都是值得的。

  而这其中孙权的表现着实亮眼,不管是内政还是军事,只要分配到他手中的任务都能很好的完成,而且对于江东世家子弟,孙权的手段更是高明,软硬兼施,不让人反感的同时还能让他们为自己所用。徐庶甚至隐隐感觉孙权或许要比孙策更适合来当这江东之主,不过这话他却不可能开口。

  “二公子,我军的粮草...”

  不等徐庶把话说完,孙权便道:“军师放心,周泰将军亲自押送粮草,定然万无一失,最早明日,最迟后日,粮草便能抵达皖县。”

  徐庶点了点头,道:“好,只等这最后一批粮草抵达,我军便能对江北三郡发起进攻。如今小人屠正和曹孟德在许昌对峙,短时间内肯定无法南顾。江北三郡在夏侯渊率军离去之后无比空虚,仅凭陈兰、雷薄那两个袁术手下的废物,想要抵挡我军根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江北三郡,破之必矣!”

  孙权也笑道:“淮南富庶,当初袁术仅凭半个扬州加汝南等郡便能硬抗我军、曹操、吕布三家联军,由此可见一斑。若非是自作孽,又不会用人,哪怕三家联手,想要击败袁术只怕也是不易,我军若是能取得江北三郡,不仅粮草无忧。还能趁着曹操和小人屠两败俱伤之际,图谋豫州、徐州等地,增强我军的实力,岂不是一举两得?”

  “若是兄长再能请回陛下,我军以南向平,未尝没有和小人屠争霸天下的资本。”

  “豫州可以,徐州...”徐庶轻轻摇头道:“陈珪父子如今拥兵自重,还和杨坚、朱元璋、宋江等人纠缠不清,如今的徐州就是一个泥潭,我军淌进去容易,再想出来却没那么简单,所以此时攻打徐州并非上选。”

  “再者说,留着杨坚等人在徐州为我军缓冲也好,不将他们解决,不管是小人屠还是曹孟德,都不可能南下,我军趁着这段时间休养生息却不是最好,为何要去攻打徐州?”

  孙权沉思片刻,问道:“那军师的意思是,我军在拿下江北和豫州之后,继续攻打荆州?”

  眉头高高皱起,孙权有些不解,问道:“军师,权不明白,我军为何非要与那刘表不死不休,难道就是因为父亲的大仇?这些年来我军和刘表大战多少次,可谁都没能奈何了谁,再打下去只怕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兄长、大都督,还有军师你为何都一直要打荆州呢?”

  徐庶笑了,没有回答孙权的问题,而是反问道:“二公子,我军的优势是什么,小人屠的优势又是什么?”

  孙权根本没有考虑,不加思索道:“我军的优势自然是天下无敌的水军,若非荆州财大气粗,有无数楼船的话,早就被我军击败了。至于小人屠的优势,是铁骑!”

  “没错。”徐庶继续道:“我军放弃水军的优势,去平原上找骑兵对敌,二公子猜猜会有什么结果?”

  “可...”孙权依旧不解道:“我军总不能一直都呆在江东,若是想要争霸天下的话,北上与小人屠决一死战是必须的。”

  “二公子此言不错。”徐庶点了点头,看向孙权的目光中,欣赏之色越来越浓重,“但未算胜,先算败,我军若是能取下荆州,便能以大江天险为屏障,放心地进入中原角逐。纵然不敌,往大江之后一退,我军便能先天立于不败之地,休养生息之后,再战便是。”

  “而且若是大王这次能够请回天子,我军在面对荆州之时便可以大义压之,天下豪杰也当争相来投,大业可期也,二公子可明白?”

  孙权恍然大悟,抱拳道:“原来如此,多谢军师为权解惑。”

  “二公子无需如此...”

  徐庶的话还没说完,就见一面小校仓皇地冲进了大堂,颤抖道:“军师、二公子,大事不好!”

  不等徐庶开口,孙权皱眉喝道:“尔乃何人部下,连最基本的规矩都不懂吗?”

  徐庶轻轻摇头,这位二公子什么都好,就是把权威看得太重,这一点和草根出身的孙坚、孙策完全不一样。

  “出了什么事,你且慢慢道来。”

  先是安抚了那小校一句,徐庶转头对孙权道:“二公子勿怪,事有轻重缓急,若非出了大事,他也不可能如此失礼。”

  “军师说得是。”

  瞬息之间,孙权便换上了一副笑脸,让徐庶产生一种刚才发怒的不是此人一般的错觉。

  小校感激地看了徐庶一眼,稳定一下心神,开口道:“军师、二公子,大王他...”

  “兄长怎么了?莫不是没能截到天子?”

  对于孙策的武艺,不管是徐庶还是孙权都十分有信心,所以听到这话都没有去往那方面想,只是以为孙策没能截到刘协。

  “没截到也就罢了。”徐庶摇摇头道:“大王可曾说过他什么时候率军回来?”

  小校一脸惨然道:“大王他阵亡了!”

  “不可能!”孙权起身一把揪住那小校的衣领,大喝道:“我兄长他武艺绝伦,天下少有敌手,身边又有公瑾兄长出谋划策,还有太史将军这等猛将,怎么可能阵亡?!”

  徐庶有些恍惚,他似乎看到孙权方才眼中闪过一丝欣喜?摇了摇头,徐庶觉得自己可能看错了,孙权平日里一日对孙策十分恭敬,听到这个噩耗,怎么可能会欣喜,应当是自己看错了。

  “二公子,你先将他放下来。”徐庶上前掰开孙权的双手,喝道:“到底发生了何事,速速道来!”

  “大王本已率军追上晋军,但不想敌将宇文成都武艺高强,大王不敌...如今大都督和太史将军已经围住晋军,然曹军和杨坚等人同样率军赶到,大都督命小的赶回来禀报军师,请军师起大军前往汝南支援。”

  “宇文成都...就是和裴元庆斩杀关羽的那将?小人屠麾下猛将何其多也。”

  孙权一脸悲痛道:“军师,我军如今应当如何?是不是将绍儿接来,接掌兄长的大位?”

  绍儿就是孙策的长子孙绍,如今不过刚刚三岁。

  说这话的时候,孙权脸上的悲痛之色早已隐去,只留下一脸的期待和狠辣,死死盯着徐庶。

  徐庶被孙策战死的消息弄得有些心神不宁,根本没去关注孙权,只是下意识道:“不可,绍公子年纪太小,值此乱世,绍公子登位没有任何好处...”

  说到此处,徐庶目光灼灼地看向孙权,道:“国不可一日无主,还请二公子继承吴王之位!”

  “这...”孙权露出一副震惊的表情,拒绝道:“军师此言不妥,兄长并非无子,怎能由我来继承吴王之位?”

  “二公子!”徐庶脸色一肃,郑重道:“难道你想让老主公和主公的心血付之一炬吗?”

  孙权沉思半晌,道:“此事不妨待召集众臣之后再行商议,当务之急乃是率军前往迎接天子,接应公瑾兄长,军师以为然否?”

  对于孙权在权位面前还能顾全大局,徐庶赞赏地点了点头,道:“二公子之言甚是,庶险些失了计较,让二公子见笑了。”

  孙权摆摆手道:“军师一心为我孙家尽心竭力,倒是权才应当感谢军师。不过如今之势,我军是分兵救援公瑾兄长,同时进攻江北三军,还是尽起大军救援公瑾兄长?”

  徐庶沉思片刻,道:“天子事大,而且如今夏侯渊、曹仁都在汝南,张扬和曹操则在许昌大战,陈珪父子自保有余,进取不足,江北三郡又不会张腿跑掉。再者说,小人屠得到消息之后,未必不会率军赶来,依庶之见,我等还是应当尽起大军前往汝南支援大都督,二公子以为如何?”

  孙权道:“军师处置妥当,权并无异议。”

  两人的意见已经统一,徐庶当即沉声喝道:“来人!”

  门外的亲兵大步入内,抱拳道:“军师有何吩咐?”

  “击鼓聚将,再将大军全部召集起来,等候命令!”

  “遵命!”

  亲兵应诺一声,转身大步离去。

  徐庶这才转头向孙权道:“二公子是打算在皖县坐镇,还是随我前往汝南?”

  孙权强行挤出数滴眼泪,道:“兄长阵亡,权自当亲自前往汝南迎回兄长的尸首,并为兄长报仇!”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