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CC小说网>历史军事>一寸山河一寸血> 第九百六十六章 血战(一)

第九百六十六章 血战(一)

  阴郁的天空之下,建安十年迎来了它的最后一月,不过天气却并没有变得温和,反而愈加的寒凉起来。

  无名山谷之中,四支大军都算不上好受,大家都是仓促行军,所以辎重准备的并不齐备,晋军一万铁骑好歹还带着棉衣,虽然空气潮湿,但点上一堆火总算还能取到保暖的作用,但对于其他三路大军来说,如今的天气对他们来说着实有些难熬。

  这其中又以杨坚等人的大军最为艰苦,当初他们逃离许昌的时候,本以为能很快赶到徐州,所以为了加快行军的速度,不管是粮草还是辎重,他们携带的都不多,这么多天消耗下来,粮草已经见底,若非派大军每日在山中打猎的话,能不能撑到现在真的是一个问题。

  同样的问题困扰着其余三支大军,所以进山打猎已经成为了默契,基本上大家都在默许着这种行为,而且不会进攻打猎的队伍,但是江东军这一日却迎来了变化。

  “末将拜见军师,拜见二公子。”

  潘璋抱拳躬身,看着头绑白绢和全身缟素的孙权,请罪道:“末将无能,未能保护大王周全,还请军师、二公子责罚。”

  “怪不得将军。”不等徐庶开口,孙权便率先踏前一步,将潘璋扶起,道:“兄长勇武绝伦,谁曾想...”

  “不知那宇文狗贼先在何处?权当手刃此贼,为兄长报仇!”

  徐庶摇了摇头,道:“二公子,我等还是先见过大都督之后再说此事,如何?”

  “军师说得是,害死兄长的凶手就在眼前,权急切了,军师勿怪。”孙权先生向徐庶请罪,随后问潘璋道:“文珪将军,公瑾兄长何在?”

  “大都督他...”

  看着潘璋欲言又止的模样,孙权心中一惊,问道:“可是公瑾兄长也出事了?”

  “没有。”潘璋闻言连忙解释道:“只是大都督有感于大王...如今每日只在帐中枯坐,愈发的消沉了。”

  “这...”孙权迟疑了一下,转头向徐庶看去,眼中的询问之意丝毫没有掩饰。

  “且先去看看。”

  徐庶沉吟片刻,缓缓开口。周瑜对江东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如今孙策阵亡,除了远在皖县的老将黄盖之外,没有人的威望能比过周瑜,再加上他对如今的局势最为了解,哪怕是要动兵,先行询问一下他的意见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二公子先请。”

  既然已经决定拥护孙权为主,徐庶便没有喧宾夺主的打算,否则日后怎么在孙权的麾下效力?

  孙权微微颔首,在潘璋的带领之下,向着中军大帐走去。

  “大都督,军师和二公子率军赶到了。”

  大帐之外,潘璋轻轻开口,不过帐内却没有一点声响传来,死寂的仿佛根本没人一般。

  潘璋提高音量再喊了一次,不过这一次依旧没有任何的回应。

  徐庶和孙权对视一眼,孙权轻轻开口问道:“军师,莫不是出事了?”

  徐庶摇了摇头,道:“大都督不像是会做傻事的人,如此危急时刻,也顾不得那许多,且先进去看看。”

  孙权点了点头,踏前一步,掀开帐帘,迈步进入大帐之内。

  大帐内并没有让人觉得温暖,帐中的炭火不知何时已经熄灭,甚至连微弱的火星都不曾发出,一个披头散发的人枯坐在大帐中央,一头长发披散下来,枯燥且黯淡,全身上下散发着一股腐朽的气息,仿佛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一般。

  “公瑾兄长?”

  孙权试探着开口,但那身影一动不动,若非胸腹之间还有起伏的话,孙权一定会以为这是一个死人。

  上前伸手微微推了那身影一下,孙权再次开口道:“公瑾兄长?”

  那人仿佛在睡梦之中被惊醒了一般,抬头有些愕然地看着进入大帐的孙权和徐庶,开口道:“仲谋,元直?你们何时到的。”

  孙权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他的印象中,周瑜的形象从来都十分潇洒,哪怕江东军再困难,自己的父亲战死时,周瑜仍是风采依旧,但如今的他却眼窝深陷,一张英俊的面庞瘦的不成人形,几乎是一张皮蒙在骷髅上。笑容虽然还依旧和煦,但笑容之下那抹哀伤却无论如何都隐藏不住。

  上前握住周瑜那枯干的双手,孙权含泪道:“公瑾兄长,何止于此?兄长在天之灵若是看到你如此,又如何能够安心?”

  徐庶点点头,道:“大都督,二公子所言甚是,大王虽去,然还有二公子、三公子,大都督也不想老主公和主公用尽心血建立起来的基业付之一炬吧?大都督当振作才是。”

  笑着摆了摆手,周瑜开口道:“我都明白,仲谋和元直放心,瑜不会想不开的,倒是你们,元直可曾扶立仲谋为主?”

  徐庶轻轻摇了摇头,周瑜见状皱眉道:“国不可一日无主,伯符临去之前,曾亲口与我说仲谋当继承吴王之位,元直不会不明白这其中的厉害,难不成有人反对?”

  说到这里,周瑜身上散发出一股冲天的杀气,仿佛那个名震江东的水军大都督又回来了。

  不等徐庶开口,孙权连忙解释道:“公瑾兄长勿怪军师,是权把此事压下来的。权以为,一来公瑾兄长不在,兄长也有子嗣,此等大事当众人齐聚之后才好决定,二来权如今只想手刃宇文贼子,为兄长报仇,其余之事,却没时间去考虑。”

  周瑜伸手拍了拍孙权的肩膀,叹道:“仲谋能有此心,甚好,然国不可一日无主,伯符阵亡的消息若是传扬开来,江东难免人心惶惶,那些江东世家只怕是...况且绍儿年幼,如今正值乱世,却没有给他成长的时间,仲谋来做这江东之主最为合适。”

  孙权心中一喜,不过脸上却十分悲痛道:“兄长一去,权心中大乱,却是没想这么多。如今大敌当先,我等还是应先为兄长报仇,迎回天子,待返回江东之后再说此事,公瑾兄长以为然否?”

  一听为孙策报仇,周瑜立刻振奋起来,开口问道:“仲谋,此次来你等带了多少人马?”

  “两万。”孙权开口道:“另外还有周泰将军率军一万在后,两三日内应当就能赶到。我军如今有周泰将军和太史慈将军两位当世猛将,定然能将那宇文贼子斩于马下!”

  “不可大意。”周瑜摇头道:“虽然不想承认,但那宇文成都的武艺着实高强,周泰和太史慈两位将军最多和伯符在伯仲之间,想要击败宇文成都有些困难,更别说晋军之中还有张辽、裴元庆两将。张辽乃是吕布爱将,武艺高强,裴元庆更是小人屠亲卫将,听闻晋军之中无人是其对手,若是斗将的话,我军怕是...”

  “不过我军兵力占据优势,哪怕一人一箭也能要了那宇文成都的性命!”

  孙权点点头道:“公瑾兄长所言甚是,不过今日天色已晚,不如明日再发起进攻?”

  周瑜却根本不愿意再等,大声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军新到,锐气正盛,当立刻发起进攻,何需再等?”

  “这...”

  孙权觉得有些不妥,向身后的徐庶望去。

  徐庶也觉得周瑜有些太心急,不过凭借江东军如今的兵力,就算发起攻击也没什么要紧,便点头道:“大都督所言甚是,不过是不是命人去通知一下太史将军,我们两军前后夹击,攻破晋军营寨指日可待。”

  “正该如此!”周瑜长身而起,大声道:“来人!”

  帐外的亲兵大步入内,抱拳道:“大都督有何吩咐?”

  “立即派人翻过山梁,去太史慈将军营中通报,就言我令其马上出兵,攻打晋军后营!”

  “遵命!”

  亲兵应诺一声,转身大步离去。

  说完之后,周瑜目视潘璋,继续下令道:“文珪将军,立刻击鼓聚将,攻打晋军营寨,我等亲自为将军擂鼓!”

  潘璋的面庞突然变得无比狰狞,想来这些时日他也不算好过。长出一口气,潘璋猛然转身,向着帐外刚刚聚集起来的山越将校大喝道:“击鼓点兵,准备出战!”

  “咚咚咚!”

  激昂的战鼓声顿时回荡在整个江东军大营之中,急促的鼓点仿佛敲击在每一个江东军士卒的心头上一般,一股惨烈的杀伐之气顿时随着战鼓声渐渐将整个山谷笼罩。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